年9月17日星期二晴
萨格勒布圣母升天大教堂国会大厦总统府石门大市场
卢布尔雅那龙桥市政厅三桥普列舍伦广场
几天来往于巴尔干几座城市之间,审美也产生了疲劳,正应了那句话,欧洲城市都是一样的,所差的只是细节的区别。萨格勒布也是这样,如果没有这几张照片勾起回忆,说到萨格勒布可能只剩下那座哥特式的大教堂,和广场上的大市场了。早晨从酒店出来乘车来到萨格勒布市中心,团友们下车随导游步行去参观市中心的几个景点。下车站对面的一座建筑,有历史了,但是旧而不破。我欣赏这种城市规划的态度,把历史保留下来,一座城市的韵味就是靠着这点点滴滴积累和沉淀起来的。街上没有多少人,车也不多,随处可见在路上觅食的鸽子。街头空旷处少不了这种露天的咖啡座。圣母升天大教堂,萨格勒布最高的建筑,从正面看确实和维也纳圣史蒂芬大教堂很相像,但从侧面看就不行了,规模相差太大。圣母玛利亚的金像竖立在石柱上。哥特式的尖塔巍峨耸立,并左右对称。这是左边的塔楼,右边的还在施工,网友们说教堂永远都在施工,没有看见过完工的时候。即使是精工细作效率是否也是太低,为什么不请中国的施工队?圆形尖顶的建筑,教堂左右各有一个,像是谷仓。这是两座具有宗教内涵的石塔,导游讲过我没有仔细听,哎!平时读书不努力,考试时不抓瞎才怪。教堂是免费的,进得门来不禁为它恢宏的气势所折服。教堂的侧门。院子里匆匆走过的教士。教堂对面的街区。远处露出的塔顶。教堂的大门(平常是关闭的),和门上方的精美雕饰。著名的多拉茨大市场,是萨格勒布市民的主要购物场所。人潮涌动生意兴隆,看他的价目表,6.99库那/公斤,1库那兑换人民币1.05元,折合人民币3.5元1市斤,不贵吧?团友在不知名的建筑前。沿街的店铺。克罗地亚国旗图案的领带,关于领带导游讲过一番典故,我还是没有仔细听。萨格勒布石门进口处的武士像。石门内的圣母像,有一段神话,圣母像(纸质的)在大火中都没有被毁掉。出入的大门口不是相对的,呈90度。
信徒们还愿的石碑。
圣马可广场,圣马可教堂,屋顶的图案,左边是克罗地亚国徽,右边是萨格勒布市徽。克罗地亚总统府(感觉略显寒酸)。国会大厦。总统府的大门,据说克罗地亚那位亲民的网红总统科琳达现在就正在里面办公,一会儿要出去,摄像机等在大门外拍摄。她的汽车就在大门前的广场上。法院。一个简朴的政府,损坏的房屋还在修缮。广场附近的步行街。萨格勒布总督广场也叫耶拉契奇总督广场,这就是克罗地亚首任总督耶拉契奇的雕像。时间临近中午,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了起来。我们也该往回走了,今天还要赶往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以上都是路上的随拍,后面3张是借用团友大年初一的。
卢布尔雅那,斯洛文尼亚首都,又是一座美丽温馨的小城。龙桥,桥首两座龙的塑像,这就是西方文化中的龙形象,长着翅膀,倒有点像是恐龙。卢布尔雅那河,萨瓦河的支流,静静流淌在卢布尔雅那市区。河上桥梁很多,造型各异。河岸上咖啡座、啤酒屋林立,小贩在售卖着当地的旅游商品。现代艺术的雕塑著名的三桥,原来是中间一座,后来不够用就又再左右各建了一座。听上去好像没有什么,但三座桥外形一模一样,而且间隔了一个世纪!年轻人聚在一起,后面是三桥,再后来是一座橙红色的教堂。斯洛文尼亚诗人普列舍伦的雕像,雕像的上方,是一位手持月桂的姑娘,据说是诗人单相思的对象,诗人为她写了很多诗,因得不到姑娘的爱情,诗人很郁闷,终日借酒浇愁,酗酒而死。一座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名为玛利亚升天大教堂。骑行的小男孩对岸的街景桥头的艺人,好久没有听人拉手风琴了。小山上的城堡,我没有上去,时间来不及。市政厅路中心的纪念碑远处一座不知名的教堂教堂的外墙教堂的塔楼仰视红色的塔楼街景山上的城堡街头吉他手小学生放学街头艺人卢布尔雅那是我们在巴尔干半岛的最后一站,明天将前往奥地利,那里就是走出巴尔干,到达中欧了。第一次到巴尔干来,对这里了解不多,印象是多年战乱,是个乱哄哄的地方。这次来走过的:塞尔维亚、波黑、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都是前南解体后新独立的国家,前南6个国家我们已经走过了4个。走过的地方,社会秩序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一派祥和的和平景象。比较而言,斯洛文尼亚的独立过程最为平稳,因为和塞尔维亚没有边界,且与奥地利接壤,独立过程就像丝绒般的顺滑(范导语)。最倒霉的是波黑,克族、塞族势均力敌,再加上穆族裹乱,民族矛盾深重,承受了最大的战争灾难。最悲催的是塞尔维亚,整个国家承受了最大的民族牺牲,可是仍旧免不了分崩离析,连总统都被关进监狱,死在狱中。最大的受益者是克罗地亚,站在了国际舆论的高点,而且得到了前南几乎全部的海岸线,赚了个盆满钵满。集合的时间还早,一位街头艺人在小广场上玩起了泡沫游戏,我在街上闲逛,浮想联翩,思绪就像这腾起的肥皂泡,漫天飞舞。(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guoqiangq.com/sglbdl/6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