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是法国西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年发生在这里的敦刻尔克战役和英法军队敦刻尔克大撤退而闻名,如今则是排在勒阿弗尔和马赛之后法国的第三大港口。二战时期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并不是一次战役,甚至可以说是在德军的穷追猛打之下被逼无奈的逃亡之举,但正是这一逃亡,为盟军保存了日后反攻的主力为将德意日法西斯最终送上断头台奠定了基础。如果,英国远征军主力无法撤回英国,对于英国而言,如此惨重的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尽管英军失去了大量的装备和军需物资,但保留下一批经过战争考验的官兵,为以后的战争保留了一大批具有战斗经验的官兵,这些回到英国的官兵,绝大部分都成为日后反攻的骨干力量。敦刻尔克的意义就在于,英国保留了继续坚持战争的最珍贵的力量,亦是扭转二战局面的重要转折点。
在年,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根据这个事件改编,拍出了年度最佳的电影。而片名就取自当年撤退数万名英军的城市——敦刻尔克,这个小小城市也因为这次军事撤退行动而闻名。
各位不用担心诺兰会因为第一次执导战争电影而遭遇滑铁卢,相反地,诺兰通过极其静态视角,诺兰式多层次和非线性的解构手法把故事尽力讲给观众,让观众去记住这件事情,重新去审视这件事情。
该片编剧/导演:诺兰
《敦刻尔克》跟战争电影《西线无战事》一样,由下至上地描绘个人在时代背景中的命运抉择。只不过敦克尔刻事件不是不是传统意义的胜利,更多的是狼狈和仓皇的撤退,同时诺兰用多个角度,海陆空三个不同的时空去勾勒一次与众不同的撤退行为。
最让本人惊奇的是,《敦刻尔克》的台词少得可怜,诺兰把重点放在音效上,德国的飞机进行轰炸,突如其来的子弹,主角出现生机时又遭遇更重大的危机仿佛让观众的心悬起来,而寂寞大神的配乐让本已紧凑的节奏营造出无时无刻的恐怖和不适,画面和音效的结合塑造了强烈的现实感。
该片也是诺兰第六次与著名作曲家汉斯·季默合作(两者曾于《蝙蝠侠前传》三部曲、《盗梦空间》、《星际穿越》中合作)
片中没有出现德军视角,这大胆的尝试让观众焦点放在英国平民和士兵。最具代表性的是丘吉尔对敦刻尔克撤退行动的著名发言,并不是由首相自己发出,而是通过普通士兵产品从报纸上读给观众听,再一次让观众审视这次大行动。
硬纸板和实拍代替电脑动画三维技术来营造海战效果
《敦刻尔克》不是一部关于政治和伟人的电影。事实上,诺兰罕有地选择了幸存者的视角,再一次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没有煽情或伪善倾向,成就了这部电影成为诺兰的代表作之一,成就不一样的诺兰,重现不一样的战争事件。
预告片视频,中国内地9月上映
▼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guoqiangq.com/sglbdl/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