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格勒布  >> 萨格勒布旅游 >> 正文 >> 正文

徐徐道来第003期被公正害死的人

来源:萨格勒布 时间:2017/9/18

十八大提出啊,必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建设法治社会,公平正义成了一个标志,甚至我们的司法机关还要让公平正义在每一个案件里看得见摸得着。

老徐小时候啊,常常听老人们这样说,说是一回事儿,做是一回事儿。今天,我们看到社会当中有很多人,无论多小的事,就算芝麻米粒儿大小,也必拿公正说事,比如在网上各执己见地在那里扯上个半天,更有甚者接着约架,然后为了各自坚持的公正向异议方操练起来;又比如说,现实中,争执双方各执公正的认识,小则互喷口水,大则头破血流。其实,什么是公平正义,是一个持续了几千年都未讨论清楚的话题。以后如果有机会,大家愿意,老徐也会尽量花个几个月时间不间断地去尝试着讨论这个见仁见智的话题。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为了这个公平正义,人类历史上从来也不乏暴力,比如打着一个正义的旗子作为对另一个国家宣战的理由。我们真的须要为这个所谓公正,付出如此惨烈的代价么?回到法治本身,我们又该从哪里去抽象那些代表公平正义的法律规则?而这些规则是否必须由这个社会当中的人们去信仰,将法律视为神佛一般无上的归属,凡事必提到法律、必须用法律的规则来处理纠纷?

旧闻,徐徐道来;新知,渐渐而生。读书会友,坐而论道,旁敲侧通,别出心裁。感谢各位收看老徐这个要把法律通俗化死磕到底的说书人讲的故事,让我徐徐道来。

这期徐徐道来,我们先从一个拥有美国旧金山的所有权的人那里说起。

这个人叫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JohannAugustusSutter)。看过咱们第一期的小伙伴可能还记得,美国是一群新教徒和流民建立的国家。流民里呢,有大量的流氓、小偷、强盗以及很多在欧洲犯下严重罪行而逃逸的人,苏尔特就是其中一员。

苏尔特是瑞士人,生于年2月15日,23岁的时候,在瑞士巴塞尔附近的纽伦堡娶了一个有钱的寡妇的女儿,此后经营着一家商店。但整着整着,他就破产了。

后来他跑到欧洲其他地方做生意,但生意没做起来,反而犯下了偷窃、伪造证券等多种重罪,在欧洲的很多法庭都挂了号,等着领判决书。

在逃命更为要紧的眼下,他顾不上妻子和三个孩子,从瑞士转道法国巴黎,用一张伪造的身份证在巴黎骗了点钱后,又跑到法国的勒阿弗尔。年5月13日,31岁的他仓皇地登上了一艘满载逃亡者的开往美国纽约的轮船。

在7月7日到达美国纽约后的两年里,为了谋生、发财,苏特尔是干尽了各种力所能及的和力不能胜任的工作,如打包工、药剂师、牙医、药材商、酒店老板等,最终在纽约过上了稳定的生活,并开了一间客栈。不久,在美国的迁徙浪潮中,为了发财,苏特尔卖掉了他的客栈,来到了密苏里州。

当时的加利福尼亚,被大家认为是遍地的牛奶和蜂蜜,可以尽情取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尽管加利福尼亚非常遥远,并且途中荆棘丛生,但对苏特尔来说,他身体内所有的细胞都在呐喊,他决意去到加利福尼亚。

年,苏特尔将所有的财产都变卖后组织了一支探险队,包括两名军官、五名传教士和三名妇女,带着车辆、马、野牛等,从密苏里州奔向遥远而完全陌生的加利福尼亚。路途十分的艰辛,三名妇女饿死在路上、两名军官选择中途退出。

三个月后,即年的10月,剩下的人抵达了温哥华的范库弗。五名传教士不愿再继续前行,选择留在温哥华生活,苏特尔成了孤家寡人。当时,也有人愿意帮他,比如帮他在温哥华找一份工作、谋一个职位,但他全都坚决地予以了拒绝。因为,他只想去到加利福尼亚。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想留的怎么也留不住。刚安顿没多久,苏特尔找来一艘破旧的帆船,在浩瀚的太平洋中一路漂泊辗转来到夏威夷,并在那里组建远征队后继续沿海岸线前进。在经过与风浪无数次殊死搏斗后,他终于在年抵达加州的圣弗朗西斯科。

当时,那里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而且只是一个贫穷、破旧的小渔村。苏特尔接着详细考察了这个渔村,并发现这里是一块非常肥沃的土地。在这里,别说是建立一个农庄、大农场,就是建立一个自己的王国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第二天,他便赶往当地的首府——同样非常落后的蒙德来,向胡安·包蒂斯塔·阿尔瓦拉多(JuanBautistaAlvarado)总督请求取得开发资格。当然,苏特尔也像今天想IPO的公司向风投作汇报一样,详细地说明了自己的愿景、规划、方案,并企图建成一个叫新赫尔维齐,就是新瑞士的小国家。最终,他得到了为期10年的开发权。

年,他率领一支多人的队伍,带着30辆装满粮食、生活用品、种子和弹药的牛车,以及50匹马、75头骡子以及成群的奶牛、绵羊等等,开始了他的开发之旅。

8月,他们选定了在加利福尼亚的萨克拉门托河谷定居下来,并着手对这片土地进行开发。开发上的开荒方式是极其简单粗暴的。简单的说,就是放火烧林。烧完,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建仓库、挖水井、耕地、播种,并修建了更多的牲畜的栏圈。

经济学上有个理论,叫集聚效应。就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一旦集中起来,会产生吸引的其他的人或物的经济活动聚集到它周围。有点像向心力。打个比方说,你有一个小卖铺,如果成本一样,你愿意把它开在一个一万人的人流量的街道,还是一个只有一千人流量的街道?就这样,慢慢的,大的就会越大,这就是集聚效应。

随着新赫尔维齐的建立和年复一年欣欣向荣的发展,周围地区各个殖民地的人源源不断地被吸引到此地。他们和这个地区的主人苏特尔一起,耕耘着这片肥沃的土地。

到了年的时候,新赫尔维齐是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河道水渠开通,磨坊工场兴办,商铺小店林立,欧洲殖民者甚至在这里设置了贸易栈,而江湖河道为这里引来了大量的船只,这里的商品不仅可以满足所有停泊在加利福尼亚帆船的需要,而且远销温哥华、夏威夷群岛。苏特尔还种植引自法国和莱茵河的葡萄,没几年,葡萄种植就遍布加利福利亚。而时至今日,加州的水果仍然驰名全球。为了引来常住人口,他新修房屋,开耕农场,领地内已有60座建筑物,包括面包房、制革厂、制毯厂等,土地产量提高到四倍,粮食满仓,还有数万头牛、羊、马等牲畜。新赫尔维齐已经发展成为了著名的城镇,幅员极其辽阔。

从破产者、偷盗犯、伪造票据犯,到今天名副其实的大富豪,苏特尔受到了不同的礼遇,他的信用受到了英国和法国大银行的高度认同,并在那些银行里存有巨款,而且信贷极为方便快捷。有了钱的苏特尔也任性起来,一方面为扩大生产,感受一下工业革命的成果,他用六十头牛,横跨整个新大陆,从纽约运来一台蒸汽机;一方面他开始怀旧,他从法国巴黎运来了一架以奥地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名字命名的普莱耶尔牌钢琴,足足用了一百八十天。他也不断写信给被自己抛弃整整14年的妻儿,请他们到他的王国——新赫尔维齐。

年,正值美墨战争。一开始,苏特尔想支持成立一个独立的加利福尼亚共和国。但当美国军队控制了他的堡垒后,美国承认了他在土地上的一切权利,他的财富有了背书,现在的一切都有了保证,并可以得到政府的保护。而年的时候,新赫尔维齐已经硕果累累,而四十五岁的苏特尔也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而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苏特尔将永远富足下去的判断也没错。一切都是如此美好,一切的趋势也是如此美妙。

年刚开年,苏特尔又开始了新年的计划,打算建一个大型的锯木厂。但是,萨克拉门托河谷中没有木材,他决定去山里寻找一处地方。选来选去,地点确定在亚美利加河的科洛马(Coloma),而建设锯木厂的工作则交给了他的工程师和锯木厂合伙人詹姆斯·威尔逊·马歇尔(JamesWilsonMarshall)。

这里的锯木不是我们想的那种,由人拿着一把锯子到树林里对着树干前后拉扯,而是水利锯木,就是用一条水轮带动锯带上的锯齿,锯开大型原木。因此,需要挖一条水渠将河水引到锯木厂。

年1月24日,也许是苏特尔生命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日子。这天,马歇尔突然闯进他家。他激动地拉住苏特尔,强烈要求和他谈话。马歇尔把苏特尔推到一个房间里,牢牢锁住房门,从裤子口袋中摸出一团白棉布,然后打开,把那些从他在锯木厂的河边找到的黄色的东西拿给苏特尔看。

苏特尔非常严肃地接过棉布,仔细地看了看,赶紧找出一本破旧的百科全书查找有关黄金的条目,并按照书上的办法,——用一些能够办得到的简单方法检验了这种稀有金属:先用硝酸进行处理,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在天平秤上放上等重的银子,使之与这种黄色物质平衡,再把秤盘浸入水中。结果出来了!这是纯度很高的金子!起码有23K!

苏特尔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和他的木匠一道骑马去科洛马的农庄探个究竟。但马歇尔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当夜就冒着风雨赶回了农庄,对他而言,早点证实那里是否遍地黄金比什么都重要——马歇尔已经陷入了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第二天一早,苏特尔来到科洛马,和他的手下截住水渠的水,认真检查水下的泥沙。被放到黑色筛网里的泥沙,只是在水里轻轻摇几下,就出现一层金光闪闪的黄金颗粒。这里有黄金,而且是大量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黄金!苏特尔立刻把自己身边的几个白人召集到一起,要他们发誓对此事死守秘密,在6个星期内不准透露任何关于黄金的消息,直到锯木厂完工为止。然后,他返回自己家里。

苏特尔的内心早就被无比激动的炸开了锅——从此以后,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这些黄金,而且这些被神撒在地面上的黄金,全都是他的!仅仅一瞬间,苏特尔就登上了世界首富的位置!

古往今来,成功的人几乎都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苏特尔正是凭着这两点,为他赢得了财富,而且运气让他在一夜之间拥有了数不清的黄金,成为了全世界最富有的人。然而,也正是这两点,有可能让一个人无法跳出陷阱,进而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也就在苏特尔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的时候,他一辈子也没想到的遭难随即发生,并让他成了世界上最穷困潦倒、最悲惨的乞丐,并摧毁了他的一生。

●本节推荐书目

斯蒂芬·茨威格著《人类群星闪耀时》:

这是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世杰作,它记载了人类历史上经典的十四个瞬间,十四个决定和改变人类历史的真相乍现的瞬间。其文字的优美,思想的灵动,以及对信仰、对生命的赞叹,无一不影响着世界上的很多人。直至今日,它的魅力仍然那么的炫目,并让人回味无穷。

★★不用着急,休息,休息一会儿★★

★★★慢慢来比较快哟★★★

仅仅过了八天,黄金的秘密就被泄露了。一个女人把这个秘密透露给了一个路人,并送给他一个黄金颗粒来证明。潘多拉的魔盒一旦被打开,人的欲望便再也止不住了。

起先是苏特尔的农庄,在苏特尔手下干活儿的人马立即抛弃了自己的工作,锁匠从锻工房里跑掉了,牧羊人抛弃了畜群,葡萄种植工人离开了葡萄园,士兵们放下了自己的武器,大家都像着了魔似地带着自己匆匆忙忙赶制的筛网和煮锅跑到锯木厂,奔向锯木厂,到泥沙中淘金。这一下,已经达成开发金矿合作协议的苏特尔和马歇尔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而整片土地被原来在这里的人们弃置不顾:奶牛没人挤奶,只能痛苦地叫唤,甚至当场死亡;耕牛没有人喂食,在栏圈里饿得焦躁不安,最后只能成群地越过栏杆,四处觅食,践踏农田;庄稼到了收获季,无人收割,腐烂在秸秆上、土地里;奶酪场没有了工人,被迫停产,粮仓谷仓倒塌,大工场的轮盘联动装置静静地呆在那里,无人开动。

消息传到附近的圣弗朗西斯科。刚开始的时候,那里的居民还不敢相信消息是真的。直到3月15日的时候,《加利福尼亚人报》对锯木厂发现黄金的消息进行了报道,而在5月12日,一名名叫布兰纳的商人带着金沙的样品从科洛马来到了圣弗朗西斯科,在城镇游行时,向人们展示装着从苏特尔地盘上发现的黄金。人证物证全齐了,圣弗朗西斯科的居民争先恐后地加入了淘金的队伍。

6月中旬,圣弗朗西斯科一半的房子已人去楼空,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停了业:海员把船只抛弃在圣弗朗西斯科湾、士兵离开了他们的营房——美国海军“安妮塔号”军舰上仅剩下六名水兵;仆人离开了他们的主人,农民们典押田宅,拓荒者放弃开垦地,工人扔下工具,公务员离开写字台,甚至连传教士也抛弃了他们的布道所,纷纷前往新赫尔维齐。两家报刊因排字工人离去和订户的离散而不得不停刊。

这股热潮接着席卷了俄勒冈和南部的墨西哥。在俄勒冈,仅在年夏季,就有一半的成年男子——约多人,抛下即将收获的谷物南下新赫尔维齐。与此同时,有四千多墨西哥人北上到来这里。由于人们都赶向矿区,特别是男子劳动力,沿途工厂闲置在那里,麦田任牛羊去啃食,一幢幢房屋空无人烟,农场也变得荒芜了。

8月19日,一封描述黄金发现的信件在美国东部纽约的《先驱报》上刊载,北加州发现黄金的消息不仅传遍了整个加利福尼亚,而且传遍了美国。

而更为不巧的是,随着美墨战争的结束,“瓜达卢佩一伊达尔戈条约”将萨克拉门托、圣弗朗西斯科在内的北加州纳入了美国的领地,这更为从美国本土到加州的淘金者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美国人可以自由地从东部、中部、南部来到加州淘金。此时的美国,淘金,不再是一个地方性的事。从美国各地赶往西部的人流犹如千条小溪汇大海,十分可观。单单从纽约就开出一百条船。

年、年、年、年,从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涌来大批冒险的人群。有些人绕霍恩海岬而来,但这条航线对那些最性急的人来讲是太长了,于是他们选择穿越巴拿马地峡这条更为危险的道路。而陆路上,善于钻营的公司在地峡上迅速建起了铁路,从而为那些性急的人节省三四个星期的路程,便于他们早些获得黄金,可是代价却是在筑路时有数千名工人死于热病。这是一个规模巨大且源源不断的自发而成的商队,没有尽头、没有止息,各色人种和操着各种语言的人穿越从海上从陆上滚滚而来。

年的时候,斯蒂芬·福斯特写了一首名叫“哦,苏珊娜”歌曲。就在年发现金矿后,大批的淘金者唱着这支生动、活泼的歌曲,伴随着淘金的浪潮,直奔加利福尼亚。而这首“哦,苏珊娜”的曲子也在全世界上空飘扬起来……

外来人口中,5至6万人来自全美各地的,其他的则来自世界各国,有来自欧洲的、南美洲的,还有来自咱们中国的。看过《黄飞鸿》系列电影的小伙伴,不会忘记《西域雄狮》里那大漠的场景和淘金的热浪。当时咱们的中国前辈们从珠江三角洲出发,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穿过太平洋,行程近两万公里来到这里。很多人是透过中间人的安排,以卖身的方式,签定契约,以“赊单制”的形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卖猪仔”,踏上淘金的轮船。他们那淘金的希望,让他们在登陆圣弗朗西斯科金门桥下时,给这里取下了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金山,为了区别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新金山),后来又改称为旧金山。

淘金的巨大风暴刮在了苏特尔和他的新赫尔维齐上空。由于淘金的开始和淘金者的涌入,苏特尔原本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这里和旧金山,是政府签署的公文证明的属于他的土地。而这些淘金者,伴着这疯狂而可怕的淘金风暴,就像饥渴的老鼠,疯狂地掠袭和吞噬着这里的黄金。

他们不承认任何法律,只相信拳头;他们不承认任何法令,只相信自己的左轮手枪。在他们看来,这里的一切都是没有主人的,他们就是这里的主人;也没有人敢对这群亡命之徒说一个不字。他们屠宰苏特尔的牛,拆掉苏特尔的谷仓,盖起自己的房子,踩烂苏特尔的耕地,偷走苏特尔的机器,为了黄金、水、甚至一点口舌而拔枪相向……,倘若有人想阻拦他们,马上就会命丧黄泉。

苏特尔在这场浩劫中,变得一无所有:他的工人全跑走了,牲畜死光了,房子、机器、工厂被拆毁了,耕地被踩踏烂尽,甚至他的土地都在被外来的淘金者们圈定着、交易着……没人向他通报一声,没人顾忌他的合法权利。

他全部的心血都付诸东流,他的王国新赫尔维齐,从此永远消失了。而与此同时,就在他的土地上以神话般的速度出现了一座城市,一座连苏特尔从未相向过的如此庞大的城市。

故事讲到这里,你也许会问、会抱怨,为什么苏特尔不斗争、不反抗!难道没有人主持公正么!老牌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就是这么黑暗!老徐又得劝你,千万别老拿什么意识形态说事儿。这样跟您说吧,用意识形态讲故事、辨是非、分曲直,您真别想有什么人生的收获。

其实,苏特尔不是没有抗争过。最初,他寄希望于自己的伙伴和工人们,号召他们和自己联手共同对付这些侵略者,但所有的人都想分一杯羹,同时伴随着大量的外来人口,他们这点儿人也不是对手,他原先的伙伴和工人们走到了他的对立面。

接下来,苏特尔曾想过和他们一起挖,然而觉得有点别扭,这是我的土地、我的金子啊,我和你们一起挖,那成了什么了?他心里迈不过去这个坎儿。所以,他自己把自己搞出局了。然而到处都是新成立的合伙挖矿团队,无奈之下,他只能两眼直瞪瞪地看着别人肆无忌惮地在自己的土地上挖着。最后,他选择放弃淘金区,自己完全退出来,去到一座偏僻的山麓农庄。

在此期间,他与妻子以及三个成年的儿子会合。遗憾的是,他的妻子由于身体虚弱,加上舟车劳顿,会合后不久便病逝了。幸好有三个儿子陪在身边,苏特尔振作起精神,开始和他的儿子们一起重新经营农场,自强不息、戮力耕作这块极为肥沃的土地。然而,在苏特尔心里,他还在顽强地对抗着淘金者们,他有一个隐秘而宏大的计划——诉讼。

年,加利福尼亚正式并入美国的版图,成为美国的一个州,终于进入了严格有序地管理。在政府的严格治理下,它的混乱局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个遭到黄金摧残性破坏的地方渐渐重新恢复了秩序。无政府状态告终,一切又都置于法律的秩序之下。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苏特尔突然向政府提起了诉讼!他要求收回自己的合法财产!而他的理由却是如此的合法、充分。

苏特尔认为,他曾与阿尔瓦拉多总督签订了10年的租赁合约,并约定他拥有对新赫尔维齐,即包括圣弗朗西斯科、萨克拉门托等在内的城市的绝对占有权和掌控权,而在美墨战争之后,联邦政府承认了他在这边土地上的权利,并出具了公文,所以他的权利是合法的,应该受到法律和联邦政府、州政府的保护的。从法律上讲,美国土地是私有的,不像咱们就70年,还是土地使用权。所以,苏特尔要求收回他对土地占有、使用、支配、收益的权利。

第一,他以淘金者抢占他的土地,并在他的种植区上居住为理由,将名当地的淘金者和农场主告上法庭,要求他们立刻离开圣弗朗西斯科、萨克拉门托等城市,并收回圣弗朗西斯科、萨克拉门托等城市的全部土地。

第二,他的房屋啊、机器设备啊都被拆了,他的田地啊被挖的被挖,被践踏的被践踏,他私人出资修建的道路、水渠、桥梁、堤堰、磨坊等等,都已经成了公共设施。可以说他曾经在这里的所有财产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和毁损。导致这种情况是因为你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和美利坚联邦政府管得有问题,你没保护我。因此,他向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各索赔万美元。

第三,所有从苏特尔土地上挖掘出来的黄金,都应该分他一份儿,这是土地自然而然的天然权利。

这是一场前所未见的诉讼,它所牵涉的人数之众,影响范围之大,在人类历史上都非常罕见。天平的一边,是连苏特尔本人都素未谋面的,在这大片地区上无数从外地迁来淘金或做生意的外来客,以及他们腰包里的黄金;天平的另一边,是一个丢了自己所有的土地、财产的苏特尔,以及他所要的公正。而为了进行这场诉讼,苏特尔早已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他把自己的儿子埃米尔送到华盛顿去学习了法律,不惜血本把全部的积蓄和几个新农庄的全部收入准备好法律上的所有程序。

从一审,到上诉,到申诉,再到最后州最高法院决定受理案件,时间足足消耗了四年之久,而在这四年里,苏特尔的请求并没有到得多大的认同,苏特尔的遭遇也没得到多大的同情。但对于苏特尔而言,他始终相信,法律一定会还给他公正,一定会让他的胜诉,为了正义,他要把官司打下去,他要死磕到底。

这时,也许你会站在意识形态的角度说,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官都是资本主义的走狗,不会保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你也许会站在经验的角度说,根据我们常见的国内判例,往往是法不责众,天平另一边的苏特尔败诉;也许你还会站在功利主义的角度说,应该选择保护多数人一方的利益,苏特尔一定败诉了。

年3月15日,这场史无前例的审判落下了帷幕。加利福尼亚州的最高法官汤普森郑重宣布: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依法享有圣弗朗西斯科城土地的所有权,他的利益是合法的,任何人都不得侵犯!苏特尔赢得了这场官司,他第二次站在了世界首富的位置上。

随着法槌的一声敲响,苏特尔知道,他已经赢得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他的正义得到了实现!在这一天,他又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事情并非这么简单。也就在苏特尔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的时候,他一辈子也没想到的遭难随即发生,让他成了世界上最穷困潦倒、最悲惨的乞丐,并摧毁了他的一生。

苏特尔的胜利,仅仅只是法庭上的胜利,仅仅是州最高法院的判决。审判结果公布后,整个圣弗朗西斯科,甚至整个加利福尼亚州,乃至整个美国,都刮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暴,数不胜数的人发动暴乱抗议判决结果。这些人中,不仅有即将因判决而遭到财产损失的人,还有那些感到自己财产遭到威胁的人,更有当地一些地痞流氓、强盗窃贼。

他们汇聚在一起,形成几万人的规模。人群不断地冲击着法庭的大厦,将它洗劫一空、焚烧殆尽;人群四处寻觅汤普森法官的踪影,扬言要对他处以私刑、极刑;人群将苏特尔的新家再次劫掠一空,各种各样的家具器皿、珍贵的收藏、金银财宝统统都被运走了……

在人们的极大愤怒中,苏特尔的农庄最后被付之一炬,土地再次被肆意践踏,家财顷刻间化为乌有。而他的孩子们:他的长子在匪徒们的围困下开枪自尽了;第二个儿子被人杀害;第三个儿子(JohannAugustusSutterJr.)因为当时正在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料理生意,幸免于难,但此后一直呆在阿卡普尔科,并当上了美国驻这里的领事。

新赫尔维齐的土地上一遍火海,苏特尔自己好不容易捡了一条命,但他所有的心血现在全都成了一个泡影。苏特尔如他所愿地再次成为了这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吗?没有,他再一次成了最贫穷的,甚至悲伤得连乞丐都比不上的可怜人。这是命运对他的最残酷的捉弄,一次永远置他于死地的捉弄……

这是苏特尔生命中最后一个致命的打击。对他来说,十几年的心血全都化为乌有,甚至连一个家人都没有,一切都毁了,包括他的财产和他的家。命运没能让他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虽然他最后得幸逃脱,却彻彻底底地成了孤家寡人,成了一个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彻头彻尾的最穷困潦倒的乞丐,甚至没有给他一个翻身的机会。他承受不住这个打击,逐渐变得神志不清。

看到这时的苏特尔,你也许会说,正义终将到来,决不能让作恶的人逍遥法外!其实,此时的苏特尔也是这样想的。他心中仍然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寻求法律支援,打官司,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这个对正义的信念是支撑着脑子已经混乱不堪的苏特尔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在此后的25年里,华盛顿的国会大厦周围经常会有一个衣衫褴褛、神志不清的老人出现,在那里徘徊。为什么会是在国会大厦呢?因为当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就在国会大厦办公,位置是大厦北翼的地下一层……说直白点,就是地下室。

这位老人已经变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有时情绪激动地高喊着正义,他有时情绪低落的痛诉着冤屈,无休无止地向联邦政府索要着几十亿美元的赔偿金。事实上,这时,钱已不是苏特尔的目的,——他是如此地憎恨钱,因为它毁掉了他的一切,让他一无所有。而且对于此时的他而言,钱已经毫无意义。

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要去打这个官司,其实仅仅只是想向联邦政府讨一个公道、要一个正义。为了这个目的,他怀着无法平息的怒火,执拗而疯狂地奔走在争夺自己对公正的理解的路上。从参议院到国会,他不厌其烦地去申冤,要求申诉,像一个偏狂症患者一般,怀着愤愤不平的激怒。

其间,有很多人又打起了如意算盘:有人看热闹,专门煽风点火;一些律师、投机者、骗子,则极力撺掇他继续打官司,一边骗走他的养老金,一旦成功,他们就能得到一大笔黄金。苏特尔非常信赖这些人,因为他们承诺要帮助他。他们知道苏特尔曾经冒充过将军,所以他们叫他穿上滑稽可笑的将军服,称他为将军,并带着这个可怜的、神情恍惚的老人,牵着这个傀儡似的不幸者,在各个官署之间团团转。

无论天晴下雨,他都坚持每天在国会大厦徘徊,不仅是联邦最高法院里所有办公室的人,甚至连整个国会大楼里的人都认识这个穿着肮脏外套和一双破鞋的“将军”。

年到年,从一个官署到另一个官署,从一个国会议员到另一个国会议员,苏特尔奔波了20多年,做了20多年一文不名、卑躬屈膝的乞丐……尽管所有人都取笑他,戏弄他,拿他开心,他也从不妥协,毅然决然地要抗争到底。此时的圣弗朗西斯科,一天比一天富有,成了美国的第二大城市;而苏特尔,一个本应是圣弗朗西斯科尊贵的主人的人,却遭人唾弃,在长年累月的乞讨、奔波、游荡中绝望地等待死神的降临。

年7月17日下午,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突发心脏病,在国会大厦一个门口的楼梯上结束了他的人生。当人们在抬走这个死去的乞丐时,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一份申辩书,它要求按照世间的一切法律保证给他和他的继承人一笔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财产……

但直到今天,他曾经还活着的小儿子,以及他的继承人们,没有一个向政府索要赔金,圣弗朗西斯科仍然日益繁荣,仍然属于别人,也没人谈论过土地权利以及苏特尔想要讨回的公正的问题……

●本节推荐影片

Discovery频道出品的四集节目《加州淘金梦》,其中有大量的数据统计以及同期珍贵的影像资料,也客观地重现了当时的混乱和暴力,12岁以下小伙伴请在家长陪同下观看。

★★不用着急,休息,休息一会儿★★

★★★慢慢来比较快哟★★★

读到这里,你也许会不禁唏嘘长叹:正义还是没有实现。你看,苏尔特拥有旧金山的所有权,他的个人财物确实遭到了损害,他的诉求合情合理,而且法官的判决也确实依法作出裁判,所有的这一切都符合我们常说的公平正义,但为什么他的诉求得不到实现,反而引发了全加州的暴动,落到家破人亡,而且参议院、国会的那些议员们也丝毫不为所动。也许你又会问道,为什么苏特尔不选择和其他人合作,加入淘金的大潮,说不定他的损失还会小一点。但苏特尔为什么选择了坚持死磕的道路,这里面到底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冬天,一个强壮的小伙子从悬崖掉到了一个瀑布底下的深潭里。瀑布很大,所以深潭里形成很大的漩涡。小伙子掉到深潭里以后,他有个本能的反应——挣扎。他会游泳,而且从身体的线条和动作来说,他很强壮,也很懂游泳。但即便他拚命的游,也根本游不动。在当时那种寒冷的气候下,他挣扎了一二十分钟,由于体力耗尽,死在了深潭里。但就在他死了不到一分钟,他被冲到岸边……

就和苏特尔的家破人亡一样,老徐要问你,这个小伙子为什么死了。你可以说是漩涡的原因,我承认是有漩涡;你要说是气候,天儿太冷,我也承认,老徐这个在露天游冬泳的人用身体感受过,大冬天被泡在寒冷的水里对一个人的体能是个巨大的影响;如果你要说,是因为没能打出庐山升龙霸或庐山百龙霸,老徐也给您作个揖,您的想象力好充沛的。

但即便有这些情形,我们又该如何解释他死后仅不到一分钟便被冲到了岸边呢?我们来看看小伙子最后的肉体是怎么被冲到岸边的。就在小伙子死后,他不再挣扎,在水呈现一种涡流的状态时,他顺着涡流沉下去,接着在顺着水底的涡流向上,没有用到任何自己的力量,他就被水冲到岸边。

但如果是按照那种本能的那种反应,去抵抗,跟漩涡抗争,跟你所处的环境抗争,跟你所处的系统抗争,结果呢,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反而是越陷越深。

那么从对这个故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呢?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项修炼》里,提到了这么一个词——心智模式。

什么是心智模式呢?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在作出行为、进行语言表达的时候,那个暗中遵循、但我们自己不以为意的那些套路。直白地说,就是思维定势或习惯性思维。如果你习惯了教科书里的定义方式,嫌弃老徐的总结太不专业,老徐给你个看上去标准点的说法: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甚至图象、印象,是对于周围世界如何运作的既有认知。OK了么?

回到故事本身,我们会发现,那个被累死或者说冻死,或者说淹死,不管怎么说,反正死了的那个小伙子,他的心智模式并不了解他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和系统,老是以自己以为的那种或者惯常的思维来进行判断,他的行为是遵循他头脑当中掉到水里就要游的这么一个认识或者条件反射。当一个人失去了自己对当下的思考,而长期活在自己对过去形成的心智模式里的时候,实际上,在他掉进漩涡的时候,他就注定了拯救自我的失败。

其实人类历史上从来不缺乏被心智模式套牢而失败例子。这里再说说造飞机的历史。

年的时候,瓦特的蒸汽机就发明出来了,人类一直想圆的飞行梦仿佛在此时看到了希望。但当时人们的普遍认识是,鸟在飞翔的时候不停地搧动那个翅膀,所以以为造出的飞机,它的那个翅膀需要不停的扇动,就像船的桨一样,只有不停的划动,船才能往前走。所以,在他们的头脑里,飞机之所以飞不起来,要么是它自重太大,要么是翅膀或桨产生的力不够大。

大家一直在按照这样一个套路在设计飞机,把重心放在了飞机两翼的动力上,网络上我们可以轻松的找到大量这样的老照片,飞机也没能造出来。但后来为什么莱特兄弟发明出了飞机呢?他跳出了这个心智模式,他认为飞机的翅膀不是桨,而是帆,是两翼上下的空气压力差产生的力将飞机托上天的,是从下面把飞机顶到天上去的,相当于说风吹过来的时候,船通过帆受力,被风吹着走了。正是这种心智模式的调整,才使得飞机被创造出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大量的依靠我们固有的心智模式处理事务的情形,比如买东西,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真实,我们往往依靠产品的制造者或信息的发布者是否是权威、是否是大牌,比如XX出品、必属精品,等等,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谈资。

还有就是从众的心理,比如某某人买了个什么,自己也立马去买个什么,尤其是姐妹淘里,每个人都尽量使自己和其他人保持基本的一致。

再者就是经验,凭习惯的认识去办事,但经验的问题也往往让我们感触最深,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在单位里上完大号时,发现厕所没纸。此外,还有比如说感情因素啊、情绪啊等等。

这些东西哈,会藏在我们的内心,渐渐地形成一种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的观念,一旦形成这样的观念,它就会像一颗种子一样,会逐渐的发芽长大,形成一种我们看不见的力量,进而成瘾,潜藏于我们的内心、暗中支配我们的行为。

有点像吸烟,在我们的理智或意识当中都是非常明确地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是不好的,是违反理性法则的,但是我们往往就是要去吸,不吸就浑身不自在。于是人就由此形成了一种成瘾性的依赖,就被这个东西给牵制住了。

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如果被他内在的心智模式给牵制住了,如果不去追溯自身问题的源头,不停的用归罪于外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就可能根本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

卡耐基曾经去调查过辛辛纳提监狱,美国关死刑犯、重刑犯的监狱,他们最后留下的那些各种独白,竟然没有一个是认为自己有问题,总是把自己的犯罪归因于社会、朋友、同事、家庭。而不去想一想在自己的内心,有一个像魔障一样的东西。

当人被自己给自己在内心设定的监狱关起来的时候,他自己似乎永远都是一个受害者。在这样的一种心智模式下,卡耐基无可奈何的说道:人是永远不会自认有错的。而在这种自认没错的心智模式下,我们也必将走向一个个的困境。就像《基业长青》的作者吉姆·克林斯所说的那样,越变革越糟糕,越糟糕越变革,成了一种恶运的循环。

关于公正,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有一种关于公正的认识,有一种对公正的期待。然而,在我们自己都对公正还存在模糊的认识的情况下,就去过分地去依赖于这种模糊的状态,其实我们就会染上这种对公正依赖的瘾,或者说形成依赖公正偏好。

而这种公正依赖的偏好与烟瘾、毒瘾还有很大的不同,在理智上还往往察觉不到或认识不到这是有问题的一种状态,因为它的表象是如此的符合我们的社会宣传、符合我们内心的需求、符合意识形态的标准。

因此,在我们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这个公正依赖的瘾就像一个在我们意识里的雷达一样,帮我们对自己遇到的所有的事情都用我们的偏好的认识进行扫描。这样,我们不仅能很容易发现各种各样的不公正的事情,而且还会对不公正有一种异于常人的敏感,或者说偏执。

爱因斯坦曾说,一个问题不可能通过导致这个问题的思维模式本身来解决,永远在做同一件事情,却一直希望不同的结果,这是精神错乱的。如果我们不能从自身的思维方式里,或者最根本的动机或者欲望里面去探究这样一个本质的原因的话,那么我们会一次又一次的犯下生命中的同样的错误。

回到这期故事的主人公苏特尔那里,我们会发现,苏特尔因为自己的那种执着、执拗的心智模式在探险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他便将这种成功的模式复制到了他遇到的所有问题上,以至于他在可以选择与人合作、与人妥协,选择放弃财富、向财富妥协的时候,选择了坚定地与潮流相对抗,并决绝地走上了寻求他所谓的公正的道路,并在这条道上卯足了力气一直走到他的家庭彻底毁灭、财产彻底消失以及个人生命的终结。

借用卢梭关于自由的那句“人,生而自由,但无时不在自由的枷锁之中”的经典论述,我们可以说,人,追求公正,但无时又不在公正的枷锁之中。

那么,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来了。当你追寻公正而得不到你想要的公正,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你可以提出你的问题,但也请不要着急迈开自己的脚步,在陷入自己的挣扎或正在挣扎的时候,你应该先停下来,仔细地看看你所处的这个环境、这个系统是什么,在看看自己的思维径路是不是存在问题,是不是你的心智模式导致了你的失败以及你当下的心理困境。否则,你就会像那个拥有旧金山的苏特尔,像那个掉进漩涡里的人,像那些从一个失败走向下一个失败的人一样,永远走不出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心智模式,只能任由生命的火焰毫无意义的燃烧,直至枯竭……

因此,下一步,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变成了进一步去思考坚持,或者说死磕的边界。

●本节推荐书目:

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

本书被誉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20世纪屈指可数的几本管理经典、世界上影响最深远的管理书籍之一,并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过去75年最具影响力的管理类图书,还荣获世界企业学会最高荣誉的开拓者奖。这本书首次提出了学习型组织。本文中的心智模式,正来自于该书的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不用着急,休息,休息一会儿★★

★★★慢慢来比较快哟★★★

托克维尔在几百年前写下的那本《论美国的民主》,其中有一段是关于美国模式和俄罗斯模式的对比。

当今世界上有两大民族,从不同的起点出发,但好像在走向同一目标。这就是俄国人和英裔美国人。美国人在与自然为他们设置的障碍进行斗争,俄国人在与人进行搏斗。一个在与荒野和野蛮战斗,另一个在与全副武装的文明作战。

因此,美国人的征服是用劳动者的犁进行的,而俄国人的征服则是靠士兵的剑进行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美国人以个人利益为动力,任凭个人去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而不予以限制。而为此目的,俄国人差不多把社会的一切权力都集中于一人之手。前者以自由为主要的行动手段,后者以奴役为主要的行动手段。

最后,托克维尔像预言家一样指出:“他们的起点不同,道路各异。然而其中的每一个民族都好像受到天意的密令指派,终有一天要各主世界一半的命运。”而今天,我们看到,无论是那个沙皇俄国,还是后来的社会主义苏联,在与他国、与国民的争斗中,都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其实,历史的经验又何止这点。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如果我们死磕自己,而不去给他人施加影响或强制,那么,这种死磕必然是有益的;如果我们死磕别人,对别人充满了自己想象的期待,并对他人施加强制,那么这种死磕的结局无一都是不幸的。

因此,坚持或者死磕的边界,就在我们死磕的对象是自个儿,还是别人。死磕自己,其乐融融;死磕他人,后患无穷。

当然,也有小伙伴在







































鐧界櫆椋庣殑楗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鏈浣崇枟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guoqiangq.com/sglbly/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