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
——塞万提斯(西班牙)
郑和下西洋
在年前的今天,年7月11日(农历年6月15日),明成祖朱棣命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然而,关于郑和船队的航海目的、航行范围等史实以及对七次航行的评价,仍存在争议。
人造卫星首次播送全球电视
在58年前的今天,年7月11日(农历年6月10日),人造卫星首次播送全球电视。
年7月11日,美国人第一次看到从欧洲现场播出的电视,这个节目是法国与英国通过通讯卫星播送的。第一次播送的时间7时35分。当法国播放7分钟的节目,包括伊夫斯-蒙塔纳所唱的歌曲时,正值东方黎明破晓。设立在人造卫星最近轨道上的英国广播站,播出了测试方格和英国政府的贺词。
从通讯卫星上发射出去的电视信号,在缅因州的安多弗接受,天线重达吨。横渡大西洋成功的电视播送,促使美国政府开始研究探索全球电视新领域中所出现的机会和问题。
世界人口日
在33年前的今天,年7月11日(农历年6月16日),世界50亿人口日。
年7月11日,世界上第50亿个居民出生在原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市。他的名字叫马特伊·加斯帕。后来萨格勒布市被定为第50亿个居民城。当时世界各大报头版都刊登了“全球人口闯入50亿大关”、“50亿意味着什么”等非常醒目的发人深省的大标题。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宣布这一天为“50亿人口日”,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
从人类诞生到19世纪初,经过几百万年的漫长岁月,世界总人口才达到10亿。进入20世纪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到年,世界人口达到20亿,比19世纪初翻了一番。到年,世界人口增长到30亿,又过了15年,到年进入40亿,而从40亿到50亿仅用了12年时间。据人口学家推算,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可望达到63亿。世界人口正以每秒钟3个人,每天25万人的速度在迅猛增长着。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呼吁各国都要认真思考和讨论人口问题,因为人口的这种持续高速的增长,对世界经济乃至世界政治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国学大师季羡林逝世
年7月11日(农历年闰5月19日),国学大师季羡林逝世。
季羡林(年8月6日~年7月11日,享年98岁),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以爱与青春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宜春市第九中学
(宜春外国语学校)
ong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guoqiangq.com/sglbly/5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