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度。沿着亚得里亚海有很长的海岸线,一连串明珠般的小岛散落在亚得里亚海上。克罗地亚的很多景点也都在沿海,但是我们去的时候飞机先到的是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我们在萨格勒布的时间大概也只有差不多一个完整的半天。只能抓紧时间吃好早饭就出发。想用半天时间走遍整个萨格勒布的主要景点就只能大步流星地走了。
萨格勒布不大,分上城和下城。老城主要在上城。我们住的酒店从地理位置上来说非常棒,就在上下城交界的市中心耶拉其恰广场旁边。萨格勒布的几乎所有电车都会从耶拉其恰广场边上经过,想去任何景点坐电车都可以到。不过萨格勒布真的不大,尤其是那些主要景点,步行过去可能会比等电车要方便。特别是对我们这种要在半天时间里把整个萨格勒布来一个走马观花的游客。
有时候到欧洲旅游周末会有些特殊的惊喜,除了特别能感受到当地居民的生活情趣还能遇上一些活动,比如集市,比如游园。我们是周六深夜到的,周日一早我从下榻的杜布罗夫尼克酒店就能看到充满生气的耶拉其恰广场。
[1]这就是萨格勒布市中心耶拉其恰广场。它是萨格勒布最重要最热闹最有人气的广场,位于下城区紧靠着上城区的地方。每到周末这里都有农贸市场,附近的农民会把自家的产品拿到这里来出售。你看看广场上的热闹劲。
[2]广场上飘扬着的国旗都是做成那种长长的。
[3]叫做耶拉其恰广场的原因是这位骑在马上的勇士,他曾经带领克罗地亚人抗击匈牙利的统治争取自治。
[4]耶拉其恰曾经是克罗地亚总督,他的骑马铜像在十九世纪就矗立在广场的中央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铜像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克罗地亚独立后重新安放到这里的。
[5]耶拉其恰广场电车站。从站牌上都能看出这个站有七条路线。
[6]在广场上的农贸市场转了转,还真有不少好东西。火腿,是我最喜欢的。
[7]这位卖蜂制品的美女正在为顾客介绍产品。
[8]这些甜品看着都馋。
[9]从这里往上迈上台阶就是上城区了。但是我们没有这么走因为我们打算坐缆车上去,又省力又多看一个景点。
[10]这个连接上下城的缆车年就开始服务了,现在还正常运行。
[11]缆车上面就是从十三世纪就开始保卫萨格勒布的罗特尔许查克塔。缆车有两辆,一上一下。
[12]矗立在上城边缘的罗特尔许查克塔现在是一个登高远望的好地方。
[13]塔的装饰细节很精致。
[14]塔的内部现在有一些简单的历史展览。
[15]爬上塔顶就是靠这个楼梯,其实看看也不是很高。
[16]这门加农炮是萨格勒布市政府在十九世纪末买进的。买这门炮的目的就不是打仗,是为了报时。从那时开始罗特尔许查克塔上的这门加农炮在每天中午都会放炮。炮声响起时克罗地亚人都会下意识地看看手腕上的表,对一下时间。我们是上午去的,没有等着听中午的炮声。
[17]从塔顶可以看到各种屋顶。看看这座房子的红瓦屋顶上装上排排钩子是为什么呀?告诉你吧,是为了防止冬天下大雪时候发生“雪崩”哦。
[18]整个欧洲,不管是东欧还是西欧,这类红顶房子都构成城市靓丽的景观。
[19]近处的圣凯瑟琳教堂是萨格勒布最漂亮的巴洛克式教堂,建于十七世纪上半叶。远处那个双塔是萨格勒布著名的圣母升天主教座堂,我们要去的。
[20]从这条小街过去就是圣马可教堂。我们一会儿也会沿着小街溜达过去。
[21]离得最近的是这座房子,这里就是萨格勒布著名的“失恋博物馆”。
[22]失恋博物馆的宣传条幅。
[23]失恋博物馆入口。看看它的LOGO,也有裂缝哦。我们没有进去参观,一是没有时间,而且我也没有失恋过,现在的老伴就是我的初恋。
[24]失恋博物馆的标志形象。
[25]小街上还有一座建筑,应该是教堂,还好像是东正教教堂。立面装饰也可说金碧辉煌。
[26]小街到头就是圣马可教堂。
[27]圣马可教堂全景。这座教堂初建于十三世纪,当初是罗马式的。前面的门是十四世纪末建造的。五颜六色的屋顶是十九世纪建的。现在整座教堂是哥特风格的。
[28]房顶有两个纹徽。左侧是克罗地亚中世纪的纹徽,右侧是萨格勒布市的纹徽。把国家和城市的纹徽装饰在教堂的斜面屋顶上还是相当有创意的。这使外观圣马可教堂都成为萨格勒布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29]圣马可教堂南侧的这座拱门是克罗地亚最漂亮的门之一,特别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guoqiangq.com/sglbmj/6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