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秋为逃避战乱莫奈漂洋过海来到英格兰。他在伦敦找到了落脚处,而卡米尔(莫奈的妻子)则留在特鲁维尔打点行装追随他。12月,一家人再次团聚于市中心皮卡迪利广场旁租来的房子里。莫奈这一阶段为数不多的画作之《沉思:沙发上的莫奈夫人》展现了在阴郁伦敦的室内,卡米尔倚在躺椅上。这是一幅极为私密的小幅作品,并且在风格上异常重视细节。与《特鲁维尔的海滩》不同,这幅画可被真正意义上地看作莫奈夫人的肖像画。
《沉思:沙发上的莫奈夫人》创作于年现收藏于奥赛博物馆
伦敦著名的大雾,在一年中的那个时段尤为浓厚,它会使户外长时间摆出的造型呈现最不理想的状态,或许该城市冬季空气中那传说中的朦胧迫使艺术家要近距离观察他鼻子跟前的事物——毕竟,也没有多少超过扇尖的东西是能够看清的。
年,莫奈在同画商雷内?金佩尔讲述自己伦敦的经历时,在对比他描绘城市的方式同当代英国艺术家所采用的方法时评论道:19世纪的英国艺术家们怎么能够画出房子的一砖一瓦呢?他们画着自己看不见的砖瓦,他们根本不可能见过它们!”
莫奈似乎对这个城市本身没有太大的兴趣;随着春天的到来,他创作了几幅描绘公园的画作和3幅河畔风景图。他晚年时期专门回到伦敦,以着手于壮观的泰晤士河景组画的创作,但在年,他既没有研究的时间,也没有探索的兴趣。
尽管伦敦不算是莫奈艺术灵感的直接来源,但结果表明,在那里度过的几个月时光对他的职业生涯极为重要。在那里他认识了画商——保罗?丢朗-吕厄(-年)。丢朗-吕厄曾是最早出钱购买巴比松派画作的画商之一。莫奈的作品在伦敦的官方沙龙展一一皇家艺术学院展上落选,但丢朗-吕厄于12月在他新邦德街的画廊里展出了其画作,并且在回到法国之后,他便成为艺术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荷兰的乡村小镇是印象派题材的积淀年春天巴黎公社失败之后,流亡者们开始陆续漂回巴黎。
莫奈于5月带着家人离开英国,但没有直接回到法国,而是选择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附近的小镇赞丹停留数月。他停留的时长表明他乐于处理平坦开阔的乡村、运河和当地建筑这样的题材。船和水中的倒影曾是他第一组严肃题材,而伦敦和巴黎都无法恰如其分地提供这两种元素的组合。在荷兰,他为一个可靠如意的绘画竞赛而逗留于此,4个月内创作了24幅作品。
莫奈在此时期所创作的作品比伦敦时期数量更多也更为大胆。
《赞丹的风车》创作于年现由私人收藏
作品如《赞丹的风车》有着斑驳的水面和块化的形状,这可能不仅是运河和沿海地区那漫射的明亮光线所致,还是莫奈对东方艺术重新产生兴趣的结果。
阿让特伊的生活是印象派作品灵感的来源《新桥》创作于年现收藏于达拉斯艺术博物馆
回巴黎必然是种令人沮丧的经历。《新桥》画于年11月他们刚刚回到巴黎之后。构图的稀硫简单,配上雨中光滑的人行道和人物的轻涂点缀,该画作的大胆之处可能是莫奈在荷兰研究日本版画的结果,也可能是由莫奈看到这座栖息多年的城市如此满目苍夷时的震惊之情所致。莫奈迅速意识到的,巴黎已不再是原来的那座城市了。几个月之后他效仿众多市民同胞,从首都搬到了附近的一个小镇上。
阿让特伊位于巴黎西北部约10km处。年以来它一直是一个和平的乡间小镇,生产葡萄酒、石膏和上好的芦笋,并外销至首都。莫奈很可能早已知道这个地方。它位于巴黎——勒阿弗尔的干道上,这对一位希望与巴黎保持联系却实际上并不住在那里的艺术家而言,似乎是完美的地理位置。不仅如此,事实证明小镇本身还有着丰富的崭新题材,呈现出将传统乡村场景与当代生活的描绘相结合的机会。这些因素造就了阿让特伊在印象派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虽然莫奈是唯一一位一年到头在那里居住的印象派人士,但马奈和古斯塔夫?卡耶博特都在附近有住所,并且雷诺阿和西斯莱定期前来拜访作画。莫奈对该地的巨大热忱显然具有感染力,旅游局冠以它“印象派摇篮”(TheCradleofImpressionism)的绰号也不无道理。
保罗?塔克曾颇为深入地研究过莫奈在阿让特伊的时光,他曾令人信服地声称艺术家对该镇的兴趣与其介于集镇和工业市郊住宅区之间的地位之变动密切相关。随着年一个火车站的落成,造访巴黎变得容易而快捷,到巴黎的旅途便仅需15分钟。乡村提供了莫奈最喜爱的一系列主题以及新鲜素材。塔克表示,如《阿让特伊的葡萄园小径》这样的画作将阿让特伊的两面性以同样冷眼旁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其构图可被看作是刻画了从农业到工业的自然演变。
《阿让特伊的葡萄园小径》创作于年现由私人收藏
工厂对这一时期的画家来说是极为罕见的题材,尽管它们频繁地出现在插画杂志和旅行指南上,而莫奈可能是有意识地选择以“高雅艺术”的方法来处理“低级艺术”的题材。
莫奈在9年里住过11个不同的地方,阿让特伊是他第一个固定的家,也是他最令人难忘的几幅作品的取景地。尽管他后来把19世纪70年代描绘成极度贫困的时期,实际上,这10年是相当成功的,至少在约年之前。莫奈在一座配有一名女佣、一名保姆和一名园丁的大房子里舒适地安顿着,过着郊区中产阶级的生活,这显然很适合他。搬到阿让特伊不到2年内,他的收入便比巴黎职业画家收入的2倍还多,并且他住在该镇的6年间,年均收入高达1.4万法郎。他生活美满,并成功地花掉了所有的收入,以致当困难时期再次到来时毫无准备。
他呈现于19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作品中的怪异和笨拙几乎荡然无存。阿让特伊源源不断地激发着他的灵感,他无须四处搜寻作画场所。然而,若没有他的画商丢朗-吕厄,这一切都将变得无关紧要。
巴黎的一场独立展览是印象派作品的首次亮相丢朗-吕厄对莫奈画作做好了批量购买的准备,使他可以将精力集中在小幅画作上更多,并且更自由地进行试验。尽管其个人作品看起来似乎没有-年的奇特布景作品那般大胆,但他们共同推进了对风景画的理念的改写。
年丢朗-吕厄的生意破产,他突然停止购买画作,这迫使莫奈去考察其他的备选市场。他需要在公众场合提高曝光率,办一场独立展览的想法再次应运而生。年他正式向艺术家们发出请,以组织另外一场以出售其画作为目的的展览,邀请函上写道:“对一场旨在吸引买家的展览来说,艺术家对此可以保留适当的主动权,不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集体。”他甚至建议政府通过为他们提供建立这一商业项目的空间的方式伸出援手。由于沙龙展本身变得日益狭隘,且失去了19世纪60年代那无所不包容的特质,因此独立展览的理论基础对艺术家及公众而言变得越发明晰。
的确,从不得人心的旧制度中独立出来,可以在艺术家们的支持下得以实现,这促使19世纪60年代的叛逆分子转型为70年代的时尚宠儿。作品曾在皇家沙龙展上落选几乎成了像莫奈这样的艺术家们的一项优势,他们被视为名誉无损。他们画风的新奇以及对当代生活——工厂、通勤火车、河上的星期天这类中产阶级世界的兴趣,能够吸引正在重建法国的新兴阶层的注意,如资本家、实业家以及开明的政治家。
为艺术家们建立独立论坛的举措被当作自由之风、清新空气和多元主义而受到多方面认可。年春天首次提出的“无名艺术家协会一一包括画家、雕型家、版画雕刻师等”于同年12月正式成立。其核心艺术家及组织者由莫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德加和贝尔特?莫里索组成。
当画家、雕塑家和版画雕刻师协会的第一次展览(如今通常指第一次印象派展览)于年4月15日开幕时,十分符合大众的兴趣。此次展览被提前宣传,且开幕时间被定在沙龙展前2周,以保证大量新闻媒体报道。展览在位于时髦的嘉布遣大道上的借来的工作室中办,旨在于新巴黎引起动。其中一幅参展作品——莫奈的《嘉布遣大道》强调了此次展览的当代性。
《嘉布遣大道》创作于年现收藏于普希金美术博物馆
印象派的历史常常被说成是天才艺术家们对盲目遵循传统的艺术界的奋力抵抗,且对年第一次展览的描述听起来仿佛媒体和公众的反应是一成不变的敌意,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一场由艺术家们组织的独立展览的设想广受欢迎,并且尽管它在经济上略有亏损,但就观众出席率而言,却是场罕见的成功。评论的普遍基调即使是不信任,却也给予了积极肯定。
《日出?印象》让印象派被定义尽管该协会在这次展之后出现财政赤字并最终清盘,第一次展览所激起的兴趣激励着艺术家们在今后的12年里组织了7次独立团体展。莫奈在媒体报道中收益颇丰,他被普遍视为这场新运动的典型代表。因此,当他的一幅画作《日出?印象》可以提供逐渐被团体中绝大多数画家所接受的标签时,显得颇为恰当。
《日出?印象》创作年现收藏于马蒙丹美术馆
这幅勒阿弗尔港的绘画很可能是一怒之下所起的名字:雷诺阿的弟弟埃德蒙正在编展览目录,此时他将莫奈的注意力转移到他标题的单调性上——《乡村景色》,据莫奈回应到“你为什么不直接把它们叫作‘印象’呢?”
这个词语被艺术家们及其捍卫者们广泛应用,且并不是一个随机的选择:
如果一个人想用单独一个定义他们努力成果的词语来描述他们的特征,那么他只有去创造这个新术语“印象派”。他们没有呈现出一幅风景,却展现了风景所产生的感觉,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即是印象派。
这些艺术家在描绘他们所见,而非他们所知;他们在画感觉而非外观。
真实对待个人经验的理念,以及对这种全新角度看待大自然之新鲜感的相关信念,既是“印象派”观念的核心,也是莫奈作品的重点。莫奈这样评价《日出?印象》:“它的确无法被当作勒阿弗尔的景色”。尽管捕鱼场景那明亮的灰色光线照亮了这幅油画的每寸角落,但《日出·印象》却并未真正揭示什么;主要地标被雾气掩盖,且画面主要由太阳那猩红色的圆盘与阴冷潮湿的帷幕那灰色的基调形成的对比占据主导。艺术家对空气的颜色很感兴趣,而非海港的地貌。
水、倒影和烟——这3个区域在《日出·印象》中混为一体:地平线消失在彩色的雾气中。捕捉光之变换效果的能力在莫奈未来50多年中变得来越重要,且这幅特别之作已然成为印象派运动的一个象征,不仅因为它的标题,还因为莫奈后来的作品所用的方法看似由此衍生。
莫奈在标题中对“印象”一词的使用明确表明了“印象”作为自成一类的风景画的概念。所有被称为“印象”的画作都有着同样的朦胧光线,外形在此光线中溶解并融化。因此,“印象”是一类特定的主题,其本质上是内化的、个人的,不仅表现了一个地方,还表现了这个地方的一种经历。这个词也开始被延伸作为一种风格的标签,该风格抛弃了“完善”这一盛行概念。
通过展出始画于户外很少完成的画作,莫奈及其同行们使草图、基本准备阶段的作品和一幅“画作”——在画室中思考、计划并创造产生的东西之间的区别模糊起来。
尽管莫奈常常主张彻底在户外工作,且大多关于他作画的形象强调着他作品的外光元素,但他几乎所有的画作都是在画室中完成的。这一点不足为奇——毕竟,这些画作并不是为了挂在室外,至少需要在室内模糊的光线下进行查看。固定一种“印象”的理念因此成了自相矛盾,这就好比一个捕蝴蝶的人为了留住它最美的时刻而在室内对其进行捕捉。莫奈总是急于强调美的勇敢追踪者这一概念,但却不那么急于供认留住美的过程。
在阿让特伊的几年里,莫奈的作品有所发展。到这10年的末尾,这种“新绘画”(newpainting)的特征已形成,正是在此期间,莫奈成了印象派运动公认的领袖。年,西奥多?迪雷——一位对印象派很友好的评论家,在他的小册子《印象派画家》中写到:
如果“印象派”这个词………同意为一组艺术家命名,那么,无疑是克劳德·莫奈绘画的特质首先使人联想到它。莫奈是印象派艺术家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位……他不再只画风景固定不变的一面,还描绘空气的偶然变化所呈现给他的瞬时外观。莫奈传递了所观察场景那极其生动且引人注目的感觉。他的油画确实传达了印象。
本文编选自“艺术与概念”丛书之《莫奈》,卡拉·拉赫曼著《莫奈》卡拉·拉赫曼著谭斯萌译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年1月出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guoqiangq.com/sglbmj/6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