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宝级艺术家莫奈,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的足迹由巴黎大街到地中海岸,从法国到伦敦、威尼斯、挪威,在各地旅行写生,留下无数的作品。他的一生遗留件素描,多幅油画及封信件,如今都已成为瑰宝级的文物。我们精选了一生中最为著名的16幅画,为你娓娓道来。
No.1《草地上的午餐》
25岁时,莫奈曾画过一幅长20尺的巨作《草地上的午餐》。可惜因房屋潮湿,这幅巨作被损毁了。今天看到的这幅,实际上是他为了完成巨幅油画所创作的“草稿”。它仍然有1.3米高,1.8米宽。它肯定是受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一画启发而作,也可能是想和马奈一比高下。莫奈运用印象派的光影手法,描绘了草地上消闲的绅士淑女。外光的运用,给画面带来了色彩斑斓与清新爽朗的效果。该画真正出彩的是树叶,它们在逆光下呈现出透明的绿色,由黄绿到深绿色彩层次极其丰富,莫奈解释说这画中每一片树叶对他来说都是模特的脸。
No.2《日出·印象》
此画是莫奈描绘勒阿弗尔港口的景象:海水在晨曦的笼罩下,呈现出橙黄或淡紫色。天空的微红被各种色块所渲染,水的波浪由厚薄、长短不一的笔触组成。三只小船在薄涂的色点组成的雾气中显得模糊不清。船上的人与物依稀能够辨别,还能感到船似在摇曳缓进。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莫奈以轻快而跳跃的笔触,表现出水光相映,烟波渺渺的印象。这幅画于年第一届“独立派”画展中展出,《喧噪》杂志记者勒鲁瓦,以这幅画题写一篇评论文章,“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No.3《睡莲》
年之后,莫奈与印象派的其他画家们疏远了,他在吉维尼造了一座小花园,住在里面作画。他在庭院里修了一个池塘,在池塘里种植了睡莲,成为他晚年描绘的主要对象。他喜欢把水与空气和某种具有意境的情调结合起来,这样产生了《睡莲》组画。沿着水面,美丽的睡莲一片片向湖面远处扩展开来,画家利用了树的倒影,衬托出花朵的层次,是十分有创造性的构思。
No.4《韦特伊莫奈花园》
莫奈花园是法国著名画家莫奈的故居,莫奈既是著名画家,也是出色的园艺家。他依着花木自身来的生长形态来设计花园,不仅高低错落,而且极重视色彩的协调性,红色、棕色、橘黄、蓝色等色调的花丛错落其中,呈现出自然的视觉动感。
No.5《穿日本和服的卡美伊》
《穿日本和服的卡美伊》这幅作品,和莫奈以往甚至以后的诸多作品相比较,风格是独特乃至迥异的。这一幅显然是在室内完成的,整幅画上可靠的光源,主要来自右侧的窗子,缺少以往户外直射的阳光。颜色异常浓重、猛烈,对人物、对衣服的花纹,甚至包括对背景中团扇上花纹等等细节的处理都很细致。和服、日本团扇、折扇、榻榻米、浮世绘歌姬、能剧鬼脸等等日本元素,构成了这幅画主要的内容。
No.6《撑阳伞的女子》
《撑阳伞的女子》是莫奈悼念亡妻卡美伊的作品。人物形象很模糊,连五官和表情都看不见,但随着笔触堆叠的方向,可以感受到草原上吹拂的微风和女子丝巾上跃动的阳光。卡美伊因病死于年,时年37岁,画中以忧郁的色调、纷乱的笔法,传达出莫奈失去爱妻的悲伤。他曾经这样描述他作此画时的感受:“在我最亲爱的女人的病床前,我发现自己很本能地在这张木然的脸上逡巡,寻找死亡带来的色彩,观察颜色的分布和层次变化我已经主动迎接色彩的冲撞了。”
No.7《冬天的国会大厦》
色当战役爆发,莫奈逃离法国,为避战乱住在阿姆斯特丹,后又到英国。英国的雾都伦敦刺激了他的画瘾,他渐渐学会表现藏在烟雾中的景物。他在海德公园、泰晤士河上画了许多写生作品。散漫的光线极易发挥画家的小笔触功力。比较著名的“国会大厦”系列,有十几幅作品。莫奈注意画天空、大气和人物在大自然的光照中的复杂色彩。这些以自然界的光色变化为目标的绘画技巧并非轻而易举。曾经的伦敦人为了生计谁也不知道雾是紫色的,但看到莫奈在“国会大厦”系列作品中把伦敦的雾画成紫红色,伦敦人异常愤怒。不过,后来他们发现莫奈是对的,继而莫奈被称为“伦敦雾”的创始者。
No.8《厄普特河边的白杨树》
莫奈视线中的情景是纯真而自然的,表达的是内心真实的感受;他笔下的物象的交融,体现了万物皆有灵气,即使一树一石亦不乏生气,一点一线皆可贯注人之生命运动。总之,画为心迹,莫奈追求的是一种本色美、自然美的艺术意境,是一种从欣赏美到认识美、最后超越美的境界。
No.9《埃特尔塔的悬崖》
埃特塔特石灰断崖矗立在诺曼底海岸上,因为其形象的高大奇特而被十八世纪的许多画家表现于绘画。在众多关于此景的油画作品中,以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埃特尔塔的悬崖》最为著名。从构图上看,庞大的拱形悬崖占据了画幅的左上方三分之二的宽度,左侧岩壁沿着画布的左端被垂直切断。悬崖因此显出奇异的、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和鲜明的崇高感。从色彩塑造方法上看,画家用写意的笔法表现天空和海的远景形象,用写实的笔法表现悬崖的背面和海的近景形象。以衬托出悬崖背光面和近景海面的有力的实景。
No.10《花园里的女人们》
《花园里的女子》的创作是在租来的房子的庭院里进行的。画面上的4个女人,都由后来成为莫奈妻子的卡美伊担任模特,因此要不断改变她的装束、发型、姿态,画家需事先分别画出草图,然后再组合到一起。画面突出四位美丽的浅色着装女性,使之更显华丽,画面上使用了大量的浓绿色,尤其是眼前坐在地上展开白色裙子、手持遮阳伞的女人,在她的身上既有林间射入的阳光,又有树木的阴影,的确是真实的再现。
No.11《海滨公园打伞的女子》
这幅画构图偏上,左侧的小男孩与打伞的妇女形成了一个三角构图,起到平衡画面的作用。以绿,蓝,褐为主色调,色彩清新明快,人物的衣服颜色与背景统一,看不到明确的阴影与轮廓线,笔触大胆随意,裙摆与草的走向充满动感。这幅画是莫奈所有关于卡美伊的画作中最广为人知的一幅。当时的莫奈,大概也处在人生最“惬意”的时候,娇妻幼子,年富力强,事业虽算不上成功,但一直在朝着非常有希望的方向前行,生活虽然不富足,但是压力也没有很大,所以这一时期莫奈的画作无一例外都满是阳光、鲜花,生气和活力。
No.12《冬季早晨时的干草堆》
印象派认为真实是转瞬即逝的视觉印象,冲破了以往的绘画成见,直接用色彩来表达视觉。《干草堆》用的就是莫奈所擅长的纯色色点并置的技术,使观者获得色彩混合和震荡的独特的视觉感受。它记录了干草堆在一天不同时间光照下的色彩变化,印象派画家强调瞬间的视觉印象,其绘画表现的是一瞥的印象,一反以往那种追求精确逼真的绘画观念。倘若想在印象派绘画中寻找逼真的一面,那么就要远看。但印象派绘画吸引人的正是它的朦胧和色彩变化的微妙。
No.13《威尼斯大运河》
《威尼斯大运河》是莫奈发挥印象派技法表现水城威尼斯梦幻迷朦流光倒影的经典之作。威尼斯大运河是意大利威尼斯的主要水道,莫奈的这件作品描绘的便是这条著名的运河。作品中整个画面笼罩在朦朦胧胧的蓝色调之中,被阳光照射的火红的房子,与水中的倒影相互辉映,水面上波光粼粼,充满着梦幻的色彩,让人分不清那些房子和水是真实的还是在梦里的。整个画面只有光与色的律动,令欣赏者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处水上的风景,而是一整座心中的迷幻之城。
No.14《海浪》
莫奈表现法国海岸浪潮波涛的层叠翻滚和变换,色彩和动感强烈,同时和上空飘浮的云彩形成了“浓妆淡抹”和“动静结合”的对比。后来,莫奈给朋友写的信里如此回忆:“我在悬崖下努力工作,我躲避了风。我深信潮汐正在拉长,就没有注意海浪,它竟落在离我几步远的地方。我正全神贯注,没有看到一个巨浪涌过来。它将我扔向悬崖,我头脑中马上闪过的想法就是我不行了,因为水流把我往下拖,但最终我爬起来了”。
No.15《圣拉扎尔火车站》
《圣拉扎尔火车站》是一个日常生活场面的实际“印象”。莫奈神往于光线穿过玻璃顶棚射向蒸气烟云的效果,神往于从混沌之中显现出来的机车和车厢的形状。莫奈相信光线和空气的神奇效果是最为重要的,他巧妙的平衡了画面的调子和色彩,这幅画出色的表现了力量、空间、对比和运动。
No.16《日本桥》
一座漆成绿色的日本式的拱形木桥跨越池塘;水菖蒲、百子莲、杜鹃花科的观赏植物和绣球花环绕并保护着池塘。水面上漂浮着粉红色的睡莲。柳树和紫藤直泻水面,使水的色调变得更深、更蓝。直到年,莫奈才画了第一张池塘和日本桥的画。从年起,他又画了些同一题材不同版本的方形的画,其中十来幅曾在杜朗卢埃尔画廊举办的他的新作展中展出。
(文章来源:ArtGoer)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guoqiangq.com/sglbmj/7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