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有灵魂,大家好,这里是有灵魂的艺术科普
——艺趣TALK。
让我们一起走进艺术的灵魂,走进艺术家们的故事。
古典主义的浪漫印象
“印象派”画作
是古典主义过渡到现代主义的桥梁
而且在艺术界的话语量看来
“印象派”简直就是“顶流”
而今天的篇幅
小艺就来揭秘“印象派”大当家
克劳德莫奈
莫奈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即非大富大贵,又不用为五斗米折腰,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大当家”的故事和观众们更加贴近。
莫奈从小生活在法国的诺曼底。他的父母更是早早地为莫奈想好了今后的生计,那就是继承家庭的祖业——商铺。但很显然,成为一名画家这个志向贯彻了莫奈的一生。从小他最爱做的事情,莫过于画画和画漫画。
莫奈的父亲显然对此很无奈。甚至在法国当时强制服兵役七年的制度下,宁可不出钱免除儿子的兵役,也要“教训”一下不听话的儿子。
多亏莫奈的姨母支持他的理想,不但出钱免除了莫奈的兵役,还送他进入了艺术学校学习绘画。
有那么一阵的时间,莫奈凭借出售自己的漫画,就得到了不菲的收入报酬。这让莫奈的父亲耳目一新,并不再强迫他回去“继承”家业。
在莫奈16岁之时,他遇上了命中的贵人
——欧仁布丹。
布丹《勒阿弗尔港》
布丹是一名非常出色的风景画家,
是他最早发现了莫奈对于光影捕捉的天分。
于是,布丹经常带着莫奈去户外作画,
把他从漫画的世界中渐渐抽离出来。
19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文化上,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都带来了新的思想潮流。
就是在这时,莫奈在恩师布丹和姑姑的鼓励之下,来到巴黎生活。
任凭时人怎么想象也猜不到,这个来自小城的19岁青年,会拉开一场艺术界革命的序幕。
工业化的时代,巴黎脱胎换骨,已经不是中世纪那个肮脏的、污水横流的城市,而是一个不断建设之后展现摩登时代的大都市。
时代孕育人杰。正因如此,莫奈的人生开始了精彩的篇章。
最开始的莫奈,也不敢想着改变世界。
他渴望得到艺术界官方的认可。
于是,他先开始,通过卖画的方式来谋生。
渐渐地,莫奈开始在户外结合光影,完成一些流传下来的佳作。
他认为,光影的独特力量感,是在画室里找不到的,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灵感。
莫奈《花园里的女人》
仔细看画中撑着阳伞的女人。她面部和衣服上的光影,多变而自然。
这是莫奈创作出“阳光的效果”,在那个年代,这绝对是一种创新意义上的画法。
而这种创新,似乎冒犯了当时的艺术界。年,沙龙拒绝了莫奈的参与。
不仅如此,经济和生活等其他方面的压力也接踵而至,这压垮了他的神经。
于是在这一年,莫奈尝试了跳河自杀。但在入水的那一刻,莫奈感到了后悔。于是他自己游了回来,自杀未遂。
跳河自杀的人,
竟然会游泳,
涨知识了。
这次自杀未遂之后,莫奈似乎是找到了自己的出路,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他创作的《青蛙塘》,在光影的运用上比之前的作品更加激进,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莫奈《青蛙塘》
尤其是阳光在水面上反射出的粼粼波光,光影重叠。丰富的层次感让观者都以为水在画作中流淌了起来,不免让人惊呼绘画的神奇感。
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
莫奈的绘画风格就此基本形成了。
三年之后,他绘出了那幅传世巨制——《日出印象》。这幅画成为了印象派名称的由来,称为开山之作亦不过分。
莫奈凭借着对光影的把控
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新的绘画风格
即便学院派的老古董们一直反对
扼杀这种挑战传统的绘画风格
在莫奈的一生中依旧穷尽精力
和“印象派”的志同道合者一起
与老旧的绘画主义展开搏杀
未完待续……
(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guoqiangq.com/sglbwh/8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