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双喜特约
他,强壮、自信、感恩、细心、内敛,又有着浮躁和不满;
他,个性张扬、桀骜不驯,又勇于担当、值得信赖;
因为他,“二王一马”时代提前终结,
也是因为他,一个个乒坛“魔咒”化为乌有,一个个乒坛记录不断刷新……
他是——张继科!
这么多年来,《乒乓世界》记录了张继科的成长,也记录了他每个阶段的“语录”,这些话语,可以让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张继科。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信这句话。”
(摘自年1月《乒乓世界》)
年因违反队规被调整回省后,张继科一度消沉,后被尹霄教练骂醒,整个人比以前训练更加刻苦,成熟了很多。年,张继科以全国锦标赛男单第五的成绩重返国家队。
得到第二次机会,张继科倍加珍惜。年,他和姚彦搭档混双亮相萨格勒布世乒赛;年卡塔尔公开赛,他打入四强;备战北京奥运会期间,队内大循环多次打第一;年乒超联赛,他更是以12胜3负的战绩排名第三(截止到年11月30日);年全国锦标赛摘得男团、男单双冠……
“照顾人能攒点人品,对打比赛可能有帮助!”
(摘自年10月《乒乓世界》)
刚开始喜欢张继科的人,有时候不敢去找他要签名,鼓足勇气跑过去,反而被“吓得”更厉害,因为没想到张继科太好说话,要多少签多少;每次妈妈生日时,张继科都会0点准时发送祝福信息;有一次,张继科买东西,他打给闫安问他要什么,最后张继科买了方便面、饮料、零食,还特意给肖战拎了一箱他爱喝的苏打水。攒足人品的张继科在年获得全国锦标赛冠军后,又在年取得全运会男团冠军、世界杯团体冠军,年摘得世乒赛团体冠军……
“那不是得瑟,而是我特有的节奏。”
(摘自年6月《乒乓世界》)
年鹿特丹,张继科在决赛中战胜王皓,获得了世乒赛单打冠军。最后一幕想必让球迷们难以忘怀,撕衣服,这是乒乓球运动员最具有激情的一次夺冠后“表演”。
如同被张继科撕开的战袍一样,把比赛压力尽情释放的张继科,又变了那个什么都敢做敢尝试的得瑟小孩,只是他也许能偶尔沉下心来,能静静回顾这么多年来自己的得失和成长,然后再接再厉,更加有动力地去追逐他小时候最初的冠军梦。
“团体冠军属于中国!如释重负,这两年付出的太多,这次没有给这个光荣的集体掉链子,谢谢所有支持我和男队的人,相信我这只是我的起点!”
(摘自年9月《乒乓世界》)
在与王皓厮杀、夺得伦敦奥运会男单冠军后,张继科用天完成大满贯的伟业。除了广为人知的血性、狂野、大心脏之外,张继科似乎天生有一种对节奏和局面掌控的灵感。当然,还有不为人知的无数汗水与煎熬。
“在自己给自己加压力,要求自己一定要成功的情况下,真的完成了目标,虽然这是很小的一个事,但它又给我在赛前增长了一点信心。”
(摘自年8月《乒乓世界》)
巴黎世乒赛前,国家队在奥地利集训的时候搞了个发球落点比赛,要发准9个落点。张继科在男单7个选手中算是最差的,9个落点最多发中3个,张继科下定决心逼自己一下,没想到打中了7个,比预想的6个还多了一个。
不断逼自己强大的张继科在巴黎世乒赛中,5:10落后连追7个局点。最后,张继科站在巴黎世乒赛的最高领奖台上,那悬而未下的泪水,饱含着太多的感慨。
“里约奥运会单打亚军对于我来说只是一项个人成绩而已,想到赛前舆论对我的种种质疑,不输外战与马龙会师决赛,我已经战胜了自己。我一定会打到明年全运会,现在不会退役。”
(摘自年11月《乒乓世界》)
输了里约奥运会单打决赛,张继科没能成为男乒“双满贯”第一人,领奖台上的他并不感到遗憾,因为他觉得决赛马龙打得太好了,冠军实至名归。在团体赛中,张继科也比四年前更加成熟,面对打疯了的郑荣植,他做到了为国而战。
现在,面对大批粉丝,张继科开心之余,还多了份担忧,他怕她们太晚出来会不安全,怕她们耽误学习和工作。总之,你们对他好的心,张继科都知道。
今天是张继科的29岁生日,全国11个城市的地铁报,将会联动刊登有关张继科生日的报道及宣传图,十一城市之脉连结,共祝继科生日快乐。在继科的家乡青岛,球迷会还在当地《地铁晨报》投放了全媒体广告,并取的谐音,以“爱·一路伴你”为主题,在青岛路公交车投放了车身广告。
除了在家乡营造继科的生日氛围外,球迷们还在他训练成长的城市——北京做了一系列应援活动。为了表达守护继科每一个梦想的心意,球迷会以“做你想做的梦”为主题,在北京的路公交车投放了车身广告,于地铁奥林匹克公园站投放了地铁站台灯箱广告,祝福继科生日快乐!
继科一直以来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身体力行着对公益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guoqiangq.com/sglbxw/9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