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格勒布  >> 萨格勒布新闻 >> 正文 >> 正文

讲座陈曦我的动画参展经历只有

来源:萨格勒布 时间:2021/8/5
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编者按:本文内容系7月11日,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高校巡展呼和浩特站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讲座。主讲人是有15年动画创作经验、10年动画节参展经验的陈曦老师。这次讲座,陈老师以时间为线索,不仅热心的分享了在国外动画节的参展经验,并且十分完整的回顾了他的9部作品。了解陈老师作品的朋友们会知道,陈老师的作品一般只有在动画节才能看到,这次机会着实难得。

本文将讲座中陈老师解读其动画创作的部分单独摘取出来,请见续,请见续,请见续。

讲座主题:我的动画参展经历

主讲人:陈曦

文字录入:葛玉婷(CIAFF志愿者)

陈曦

  硕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年起任教于北方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年动画作品《冬至》在日本获得广岛国际动画节国际评委会特别奖;曾作为访问艺术家应邀前往日本及法国进行驻站创作;年,作品曾被德国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收录年度世界最佳动画专辑。

  从作品《西湖醋鱼》开始,他与伙伴安旭开始了长时间的合作,直到现在。两位作为国际各大动画节的常客,但却一直十分低调。其作品则可谓继80年代中国动画学派之后将东方审美运用于动画创作最好的典范,同时又融入了大量个人视角和情感,以及许多实验影像元素。

  动画是一个有很多很多门类的东西,可能有很多不同的人在做动画,在不同的领域,其实独立动画也有很多种,我主要做个人独立动画作品。

  年我第一次参加国外的动画影展,十年来我参与过大部分国外的动画节。年和年两年分别在日本和法国呆过一段时间,进行作品创作。我个人感觉国内对国外的动画了解还是很有限的,即便是在一些比较知名的高校,比如电影学院、传媒大学,肯定也是很有限的,但是我觉得这些事很重要,尤其对我个人来说,所以我想把这个经历分享给大家,今天主要结合我的个人参展经历讲讲国际动画节的一些事。

  我做动画很早,大概年开始做作品了。那时候有一个软件,叫Flash,起码在中国,这个软件第一次能够让一个人做一部动画,虽然它仅仅是一个软件,但这个软件对于做创作的动画人很重要,我也从那时候开始做个人的作品。

《触动》创刊号(图片来源网络)

《触动》杂志第一次向国内介绍许多国外动画信息,年我拿着这本杂志里夹带的一张昂西动画节的报名表,第一次把作品寄去国外的动画节,结果很幸运,第一次参展便被录取了。

-加拿大渥太华国际动画节-

《温柔杀手》导演陈曦

《温柔杀手》算是我第一个独立动画作品,入选了渥太华()、昂西()。

  世界上现在有四个影响最大的动画节,号称“四大”。分别是,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加拿大渥太华动画节,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动画节,日本广岛国际动画节。这四个各有特点,我待会儿跟大家慢慢说。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年第一次去的渥太华国际动画节。

  第一次我去的渥太华,因为之前没有过这种经历,眼界也比较窄。那个年代不像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画作品,当时我只看过日本动画和美国动画,且都是电视动画或电影动画长篇之类。参加动画节以后发现“原来还有这样的动画”,仿佛一夜之间原来限制你的那些东西都不见了。限制你的东西有什么,比如说你要画画画得特别好你才能做动画,比如说你要懂运动规律你才能做动画,比如说你要会讲故事你才能做动画,这些在动画里面都很重要,但是没有它是不是也行?后来一看果然也可以,且做的非常好。但不是说我什么都不会就可以做一个片子,实际上是你把动画的其它的东西发挥到极致,然后可以成立一个作品的。

渥太华动画节

  渥太华动画节的主会场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放映,在当地很好的一个电影院。图上是放映之后专门供独立动画艺术家一起讨论的地方。一般动画节的规矩是:头天放映片子,第二天所有来的导演一起来讨论,讨论所有和动画有关的话题。

  当时(05年)我的英语还不好,参加讨论其实意义不大,主要还是看看别人怎么说,怎么谈论这些问题。虽然我们的交流是有限的,但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眼界打开了。我忽然意识到“别人告诉你应该如何如何、怎么样才好”这个不一定,而是我知道应该做什么样的作品了。从那之后我就开始一步步的做作品了。

渥太华,加拿大东岸的一个城市,很好看也很干净。

-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

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 摄于年《桃花源》导演 陈曦

  年时候,我那时的新作品《桃花源》入选了昂西。于是从06年起,我开始去昂西。

  昂西动画节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当然渥太华也是,但是没有昂西规模大。可能了解动画的人都了解昂西,等于说是一个全世界所有动画人都愿意去的地方。在这个动画节期间,人非常非常多,有点像春运时候的样子,在会场里到处都是人。学生、艺术家、制片人、策展人……各种各样的人,各个地方的人,各种各样的艺术从业人员都参加,所以在昂西能够放映一次的话,好像对一个独立动画人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世界上最重要的动画人都能看到这个片子。

  昂西还有一个特点——兼顾性比较强,渥太华是有非常强的美洲特色,北美地区(作品)有非常强的幽默感而且片子很短,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包容性非常强的昂西,作品有的偏商业化。比如法国的一些高校,戈布兰和炮提叶,其学生有的毕业就直接去梦工厂工作了,他们的手绘能力和运动规律掌握的都非常好,原画能力非常强。昂西也有很多非常艺术的作品,有些作品可能是一般观众无法接受的,看不下去的。但是这也是动画的一种,所以昂西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的动画节。

  昂西分为几个单元:主竞赛单元、学生竞赛单元、广告动画单元、音乐动画单元、电视动画单元、长篇动画单元等。在昂西你可以看到所有类型的动画。昂西每年会做一个国家的主题,08年的时候是印度,他们的主场有很多的印度元素在里面。

昂西 摄于

昂西是法国西边的一个小镇,现在如果说它出名的话那肯定是因为这个动画节。这个小镇是在法国和瑞士交界处,中间有一个山是阿尔卑斯山,昂西湖的另一边就是瑞士,所以昂西这个地方有非常强的瑞士风格。小镇很有山地特色,风景非常美,下起雨非常大,记得有一次赶上雹子,非常厉害。

  参加昂西以后我觉得我的看法也有另外一种改变了。因为之前在渥太华只看到北美的作品,到昂西真正看到了全世界各种的片子,所以眼界更开阔了,很多我原来固有的那些观念改变了,有一些创作观念也有很大变化。

  看了各国的片子,不会是因为哪个国籍才入选,一定是因为这个片子很好,各国的片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当然也有中国的作品,但是很少,这就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这些思考不一定有答案,但是我开始考虑这些问题。

-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

斯图加特

  斯图加特动画节也是很大的一个动画节,虽然它并不是在四大动画节之一,但这个动画节也比较重要,几乎是全欧洲的人都会去参加,尤其是德国人。

  斯图加特是德国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重要的工业城市,当地有许多著名的企业比如奔驰,欧宝,这些企业对它(斯图加特动画节)的支持非常多。

  我们慢慢了解到,世界各国动画节其实是当地有钱的企业支持的,或者国家的文化部门支持的,很多很多企业做起一个这样重要的文化活动,每年都这样。但是欧洲由于他们的经济状况不稳定,所以(动画节提供的待遇)有时好有时不好,斯图加特始终是我认为总体来说待遇条件最好的一个,一般还给导演提供路费。片子的质量也非常高,这个地方的人也非常友善。欧洲像德国这样的国家是相对文明的国家,其他国家的治安可能会差一点。

《翡翠罐子》导演陈曦入选斯图加特动画节

我本科学的跟动画、艺术甚至电脑都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毕业后就一直做动画,07年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翡翠罐子》是当年的作品,它就有明显的学生作品的味道。

-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

于萨格勒布市长办公室摄于年

萨格勒布有很长的历史,以前属于南斯拉夫,几经变化,现在属于克罗地亚。

它是一个中欧的国家,保持了很多前社会主义的传统,在动画节中有很多政府的元素,但不太严重。我们去了以后直接被市长接见了。

萨格勒布街头在05年06年时候。90年代还有战争,克罗地亚和他的邻居塞尔维亚在打仗,在城市街头能看到弹孔,08年时听去的人说在入境的时候审核非常非常严格。但这个国家慢慢开放了,我10年第一次去,入关的时候已经很容易了。你去西欧的话,会感觉这个国家可能没有往前走,而是在倒退,尤其是在法国。但是在东欧就不一样,截然不同的一种感受。我去年去了一次(萨格勒布),明显感觉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有很大的变化,今年又去了一次,感觉比去年发展的更好了。《芒种》导演陈曦安旭入选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KROK国际动画节

  研究生期间我有大量的时间来做作品,保持着一年一部的速度。09年做了一个作品叫《芒种》入选了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动画节。萨格勒布我去了很多次,合影是去年的照片,今年我也去了一次。

  我第一次去萨格勒布也是10年,对我又有一个特别大的启发。我之前去的主要都是西欧的国家,比如法国德国这些地方。在东欧看到的这些作品跟西欧很不一样,有非常强的东欧特色。我们学动画概论的时候一定会学过一个非常有名的“萨格勒布学派”,就诞生于这个地方。

  它也是四大动画节之一,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引入了很多当代艺术的作品在里面。在此之前我几乎没看过当代艺术动画。第一次看当代艺术时完全无法理解。举个例子,有一个片子,放映厅里关上灯,这片子就是闪光,屏幕上一直有一个东西在闪,观众十分难以忍受,因为很黑的时候它突然亮又突然暗,一直在闪,观众就觉得非常痛苦,后来片子最后字幕出来时候观众强烈鼓掌,不是因为这个片子好,是终于完了。那这个片子就是很有意义的一个作品,我开始看的时候不太能理解,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体会到了它的一些意思,比如说他把现场的观众作为他动画的一部分,如果观众没有最后鼓掌的话,就没有完全参与进去。还有它打破了我们一些审美的框架,比如我们一直觉得看美的东西,享受的东西是一个片子存在的价值,但是他把这个打破了,可能刺激你是他的价值。

  等等此类。这之后我的容忍度也提高了。

  一时间看到很多更不一样的作品,可能是以往没有机会看到的。这就是萨格勒布动画节的一个最大的特色,艺术性非常强。然而对艺术大家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很难定义,我个人觉得是这样。一般和国外的动画人交流的时候,他们喜欢说一句话,“这个片子里有没有Art”,艺术。他这个艺术的定义又和我们中国的艺术定义不太一致。

-广岛国际动画节-

广岛国际动画节摄于年

我第一次参加该动画节也是10年,在这里看到了亚洲的动画节的样子,跟欧洲很不一样,而且认识很多亚洲的朋友。

《冬至》导演陈曦安旭

入选了广岛国际动画节()

  10年我第一次去四大动画节里唯一的一个亚洲动画节,在日本广岛,为了纪念原子弹爆炸,为了表示要永久和平他们做了一个动画节,这个动画节历史非常悠久,而且我们看它主要的logo是一个和平鸽的造型。

  我们平时看的日本动画片很多,尤其是日本电视动画,或者像宫崎骏这样的长篇。但实际上在非常非常发达的日本动画产业的背后还有一些做独立动画的动画人。

  在动画节发布会之后有一个女士来找我,邀请我参加东京国际动画家进驻项目。即邀请你到日本去做你的新片子。那次他们全世界之内选三个作者,另外两个,一个是法国人,一个是英国人。我在动画节之后就给他们填写材料。11年初,开始了在日本将近三个月的驻留。(陈曦老师在进驻项目中又有哪些不寻常的经历,请见后面的篇章。)

宫岛广岛附近的一个小岛。宫岛有点像奈良,这个是宫岛的一个神社,基本上到广岛都会去参观的一个地方,非常美。

-KROK国际动画节-

KROK国际动画节

  我觉得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特别的一个动画节——这个动画节是在船上举办的,这个动画节还有一个特点是两国一起举办,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语言一样,一年在俄罗斯一年在乌克兰,在乌克兰是专业组(单数年),在俄罗斯是学生组,所以它现在还保持着一个双年制。

  斯图加特还有昂西是一年一次,广岛和萨格勒布是两年一次,但萨格勒布今年刚刚改为一年一次。那么这个动画节就比较有特色,两国交替的,而且学生组和专业组交替的,第一次去参加这个动画活动那年是在乌克兰,并且是在船上举办。去年乌克兰和俄罗斯打仗,所以这个动画节就废了。今年好像俄罗斯自己来办了,也是一年学生组一年专业组。

  乌克兰这个国家大概是我去过的欧洲经济发展最落后的一个国家。我去的时候感觉到了中国的80年代,但是有一种好像回到我小时候的样子,让我觉得特别亲切,这个动画节期间大家都住在船上,白天靠岸,一般夜里面都在航行,沿着第聂伯河(乌克兰一条非常著名的河流)航行一直到黑海。晚上船上有很多活动,比如今天唱歌明天跳舞,后天是化装舞会。

  我觉得俄罗斯人可能是受到很多东方文化影响,能歌善舞。俄罗斯在欧亚的中间,它的历史文化受地理位置很多影响,在艺术上也一样。俄罗斯的作品有非常明显的东方的味道,这个和其它西欧国家是截然不同的,俄罗斯他们天主教也是独立的,即东正教。活动期间参观了乌克兰的一个老皇宫,但是皇宫明显就是一个蒙古风格的建筑,哥萨克人受到蒙古的影响非常大,他们现在还总讲大汗大汗之类的话,没有国王这么一说。

每天晚上在船舱里的一个学生的民族歌唱组合。摄于年

-罗马尼亚动画节-

罗马尼亚街头

  后来又去过很多地方,比如说罗马尼亚。我现在特别喜欢东欧那些国家,其实罗马尼亚也算是中欧地区国家。这个国家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布加勒斯特很像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样子,路面很宽阔,比如说街道名字叫胜利路这种名字。他们最牛的建筑是当地的政府建筑——国会大厦,建造这个国会大厦的人之一齐奥赛斯库(罗马尼亚前总统)也在该大厦前面被捕。

  后来发现欧洲每个国家都有动画节,好像(一个国家)还不止一个。而罗马尼亚是一个年代比较久远、比较重要的动画节,我在去年去过。里面有很多很多非常优秀的罗马尼亚的作品。但是这个动画节的国际性不是太强,比较针对于罗马尼亚本国。所以我看到的片子大多是罗马尼亚本国的片子,接触的也都是罗马尼亚人。

-荷兰国际动画节-

荷兰国际动画节荷兰《处暑》导演陈曦安旭

  年的作品《处暑》,是一个单一场景的,黑白版画效果的片子。这个片子也参加了一个动画节——荷兰国际动画节。今年3月份去的,那个时候荷兰很冷。这个动画节也是很好的一个动画节。除了四大以外,我觉得它是一个艺术性最强的动画节,比萨格勒布还要强一些。这里面选的片子可能普通观众会觉得非常怪,没法欣赏。但是大多数艺术家会觉得太有意思了,都是这个效果。这个动画节也是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个动画节,也是荷兰最大的一个动画节。

首尔

年去的韩国国际动画节,其实很像杭州动漫节,基本上以cosplay,卖东西为主。

-动画家进驻项目-

  在(年)广岛国际动画节上遇到一位女士,邀请我参加东京国际动画家进驻项目。即邀请你到日本去做你的新片子。那次他们全世界之内选三个作者,另外两个,一个是法国人,一个是英国人。

  我在动画节之后就给他们填写材料。11年初,开始了在日本将近三个月的驻留。在那里做了我的一个新的作品(《霜降》),在那期间体会了好多日本的文化,在日本也了解了一点日本动画产业的事情,也认识了当地很多的动画人。

  最后很不幸,11年正好赶上日本关东大地震,当时我住在东京新宿一个特别高的建筑,总共20多层,我住在17层。日本经常有地震,平时都习惯了。但那天地震时我觉得有点奇怪,停不下来了,越来越厉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地震的经验,地震时就有一种反复刹车的感觉,后来按照我之前的知识躲到卫生间里面,所有洗发的、牙刷全掉到地上了,很恐怖,那时候我还不忘把我做到一半的片子拷到U盘放到兜里。

  在楼道有日本的广播,这一点日本太照顾他们国民了,这是一个国际酒店但是(广播)没有英文,听那架势肯定是叫大家赶紧撤离。我就赶紧跑,跑的时候就找不到U盘了,后来我没办法,就把电脑抱着了。电梯已经关了,于是跑到楼梯上,遇见几个似乎是欧洲人告知我楼梯的位置,因为一般不走楼道,找了一会才找到,从应急通道往下跑,跑到一半的时候地震才停了,到地面上时英国法国人已经早就下来了。后来那个电脑起到了很大作用,因为我们很长时间不能回到楼上,那时候还是冬天,大家穿着很单的衣服,但是东京比较暖和,因为有电脑所以可以和国内通讯,大家都知道还是安全的。

  我在国内从来没有经历过地震这种巨大的天灾,但是我在别的地方经历了,后来我觉得这是人生当中也挺重要的一件事,当时不觉得,后来回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包括现在也是,如果我坐在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稍微有点抖动的话非常敏感,这可能有一点阴影,之后时隔多年又遇到当时一起参与进驻项目的法国人,他说他也有这种体会。我觉得这种经历在人的心灵上可能是一个永久的印记。

《霜降》导演陈曦安旭

  因为地震所以提前回国了,接着做这个片子,这个片子是我和安旭两人做的最长的一个片子,有25分钟,这片子也是最后一个×的片子,那时候×的高清的还不是太普及,都用标清的那种。

  12年的时候我又去了一个进驻的地方,做的片子叫《谷雨》,这个片子是在法国卢瓦尔河谷的一个修道院里做的,这个修道院在古代是修道院,拿破仑时期是一个监狱,后来还是一个国王的墓地,现在变成了一个文化中心。这里每年邀请全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家到那创作,我是第一个去的中国人,后来又有一些中国人到那里做片子。

  以上说的这些,只是我参加的一部分,我参加的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活动。其实对于我来说和大家分享最重要的一个感触可能就是我参加了一个活动,开拓了眼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我的个人体会,一个人他喜欢的东西可能是有一定的局限的,可能还没有发现最喜欢的。就好像恋爱一样。很有可能这辈子你都遇不到最爱的那个人,但是在动画上是有这种机会存在的。可能多参加活动,比如展映、讲座,还有就是观看一些不同风格的作品你可能就会发现你最喜欢的那一款。比如很多人喜欢日本动漫是受周围人的影响,好比我男朋友喜欢,所以我也喜欢,也许没这么直接,但是会有很大影响。比如大家都觉得做视觉效果特别赚钱,所以我也要做这种工作,其实不见得。动画的舞台非常大,我们有商业动画、独立动画,独立动画里又有很多种。我想你一定能找到你最喜欢的那款,但最重要一点,首先要尽量的把眼界打开。

  我真正做动画大概有15年左右,独立做作品可能是7、8年,参加动画节可能有10年的时间,这10年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只有走出去才能认识自己,这等于是一个不成文的公理。你在家里可能永远也认识不了自己,只有走出去才能认识自己。在我个人比较黄金的阶段,动画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人的变化。可能不仅仅是艺术、爱好,动画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也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一点经验,谢谢!

-QA-

观众:想问一下您本科的专业和艺术类无关,之后就做了动画,而且是这种独立的动画片,不知道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因为喜欢这个,当时可能也不太挣钱,您是怎么一直走这条路的?

陈曦:其实在一般的情况下总会提这个问题,我虽然本科不是学动画的,但是我从小画漫画。年前的作品很多都在一个杂志《北京卡通》上面发表,所以我一直是做跟动画比较接近的事情。后来我第一次接触Flash动画的时候我觉得把这个(漫画)做成动画是天然的结合啊,当然现在动漫两个字大多都念在一起,其实这是两个行业,但是还有相关性的。(点击查阅关于动漫一词的误读)

  那么说到坚持,实际上没有坚持这件事,因为我做一件我喜欢的事,就好像婚姻一样,你发现你能维持婚姻的唯一个个理由就是你喜欢谁,没有别的理由。因为你可能平常的时候会做一些别的事情,真正喜欢干的才会做下去,并且你不会觉得那是坚持。只有痛苦的事情你去做才是坚持。比如客户提给我一个要求我可能会去坚持,因为我可能不太喜欢,作为一个喜欢的事情是不需要坚持的。我比大家痴长几岁,三十多岁。我觉得有件事三十多岁以后很重要,就是你必须得有一个你喜欢的东西,否则我可能就会疯了,但是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一样,都可以是一个出口,比如有人喜欢喝酒,有人喜欢打羽毛球。对于你喜欢的事物来说,你不会要求喝酒你还能挣钱,这是不可能的。反之,你的爱好你可能要花钱的。这个爱好对于我可能没有收入,但是我很高兴,谢谢!

-续-

——关于创作

  在创作《西湖醋鱼》之后,我们在那一年不再做电视动画了,做一个短片。

  在看过比较多的片子后我们想做一个比较自由的片子,一个没有太多限制的片子。《西湖醋鱼》是一个磨练的片子,年底时候做了《冬至》,这个片子对我很重要——可以说是我们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独立动画的开始,这个片子在昂西第一次入选了专业竞赛单元,被收入了国外动画的光盘和专辑,也得了很多奖金,也第一次在国外得了奖。这个片子的名字我们还是考虑了一下,其英文名叫做《TheWinterSolstice》,冬至的意思,后来我和安旭都决定我们后面的片子都做成节气系列,每个片子都以一个节气命名。中文名都是节气,但英文名和中文名有不同,只有这个片子英文中文是一样的。

  从《冬至》这个片子开始我突然觉得我知道该怎么做动画了,虽说以前我做了很多片子,但是我都不太知道该怎么做,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处理创作当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说你做一个片子,一开始的时候是有一个比较强烈的想法,大家都是学动画的,都知道做一个片子时间非常长,有时候几个月有时候几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你的想法会变,你的激情会慢慢消失掉,那么如何去面对这些问题。这个其实对于我来说是后面阶段一直面临的问题。

《谷雨》导演陈曦安旭

  《谷雨》则是在法国进驻项目期间完成的,当时我主要把绘画部分做完了,从这个片子开始,我有很多大量的东西都在纸上画的,前面作品基本都是电脑做的美术,后面我觉得应该要回归绘画的质感,并不是说纸的肌理,主要是每笔之间的那种质感,以往那种勾线平涂的做法是另外一种风格,所以想尝试一下,然后做成《谷雨》这个片子。

  《谷雨》我们做了一些尝试。首先我们里面加了苏州评弹,然后找了一个很好的音乐制作人叫李星宇,他专门去苏州录了很多素材。这个片子里做了一些尝试,比如说单一场景,就是没有更多的场景,所有的事情都在一个场景里发生。并且我们不使用蒙太奇。我们都知道电影语言有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镜头语言、镜头剪切,就叫做蒙太奇。我们故意要省掉蒙太奇,我们要把这个功能用其他的方式来代替。比如用光影的方式,比如用半透明的方式,做一些探索。

——《西湖醋鱼》其实是一集电视动画

《西湖醋鱼》导演陈曦安旭

入选昂西电视系列动画组

  08年时创作了《西湖醋鱼》。这片子是和另外一个导演合作的,这个导演成为我目前为止一直的一个合作伙伴,后面几乎所有作品都是我们两个联合导演的,《西湖醋鱼》是我们两个联合导演的第一个作品,这个导演名字叫安旭。

  我们两个一直在做电视节目,央视的《快乐驿站》,里面有一些传统相声,我们把节目里刘宝瑞(在北京比较出名的一个相声演员,其单口相声十分有趣)说的单口相声改成了动画,那个单口相声的名字叫《官场斗》,是讲刘墉、和珅还有乾隆的故事。当时我们设想的比较多——想做一个电视系列,那时候观念和国外动画观念不太一样,当时国内比较强调产量,就是你一次要做集,每集20分钟,在欧洲动画一般都很短,5分钟一集或者更短。所以我们作为5分钟的短片可能非常适合作为一集电视系列动画,于是做了《西湖醋鱼》,也入选了昂西电视系列动画组,由于我们不太善于做商业的项目,所以这个片子一直就没做下去,就做了一集,但是构架还是按照电视动画的样子来做的。

——版权问题

  先前提到的《翡翠罐子》这个片子对我来说很重要。里面的音乐用了日本久石让在《花火》里的音乐。后来有的动画节就问我,这个音乐有没有版权?那个时候国内在版权方面也没有什么意识。我说没有版权,人家于是说如果你参加一个活动的话,作品音乐一定得有版权授权,否则你的片子就会有很大问题,比如以后放映,收入专辑或者交易都会有很大影响。

  从这个片子开始我意识到这个事情这么重要。其实全世界在版权的问题上看法不一样,有些地方因为你是学生,你的作品没有用于商业用途,基本可以没有授权,在德国就可以,没关系(《翡翠罐子》入选了斯图加特动画节)。但你的片子要在电视台播放或要卖了,这时就会有问题,他们会跟你签一个很详细的协议,就是你的片子的版权一定是有授权的,你要把授权证明拿出来。

  日本对版权的保护非常严格,关于这部片子的音乐日本给我写了很多封信,问“这个片子有版权吗?”我说有版权,接着问“我看到你这作品里的音乐是久石让的,你真的有他的授权吗?”我说这个没有,他说那对不起这个不能使用。

  在日本,比如说我们要参加一个动画节,入选的作品他们会出一本书——场刊,动画节期间赠阅或者卖的。上面会印你片子的几张剧照,你要授权给它才会用,如果你说我还有别的用途,不想授权,他们是不会用的。如果你给了授权的话他会在剧照上有一行小字说明这张图片的版权属于你。你如果说无所谓的话,他就不写,但他一定会问你。所以这个事情是很严重的。后来我遇到很多人,尤其是日本人和欧洲人,他们说版权这件事是很重要的。大家都了解中国的状况,我们看了很多电影直接在网络下载或者有盗版光碟,这个是非常野蛮时代的产物,对版权保护来说是一件不幸的事。

  另外节气的第一个片子《冬至》,大家也都看见里面是没有音乐的,主要是因为版权还有成本的问题,因为没有钱付音乐制作人的报酬,所以我们干脆就做了没有音乐的作品。后来发现其实不一定非要有音乐,但是有一些小情绪的渲染要用一些音效来代替,里面用了一首梅兰芳的京剧。我们知道有一个规定,用一首50年前的曲子就没有版权问题。所以我在后来没钱找音乐制作人的时候,要么做没有音乐的,要么直接用没有版权的音乐,当然有一些音效库里面的音乐也是没有版权的,但是那些音乐就没有什么味道了。

  有一次在德国的活动上,放映结束后,有一个人来找我,他说希望把你的片子在我们的动画节放映,在俄罗斯。后来就类似这种越来越多了,有些会给我发邮件,那是我第一次发现世界上尤其在欧洲存在着跟多很多这种动画节,从那时开始,我的片子主要会在动画节放映。因为目前为止我没法解决版权问题,所以片子没有放到网上,这个片子我参加过一些国内的活动,但是国内这些活动不是很在乎版权的问题,一般参加活动之前一定会有一个表格让你填,填你允许不允许我们放映或者把这个片子放到网上去,我肯定每次都写不允许,但最后还是放到网上了,所以我一点也没有办法。所以后来在国内我就不放映了。除非是时间比较久的,一般是三年以后我会放到网上。

*除《触动》杂志封面,讲座内容及其他照片、图片版权皆属于作者。如欲转载,请先联系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guoqiangq.com/sglbxw/9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