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是最代表中国的一种植物,中国人对于莲花的喜爱我这里就不用多说了吧!
“我曾想用睡莲来装饰客厅:沿墙伸展,占据全部墙面,使人产生置身于无边无际的水面的幻觉;在那里,因工作而绷紧的神经将得到松弛,就像这些水一样,不再流动,静止休息。这间屋子还可以给居住者提供一个在开满鲜花的水族馆中央静思的机会。”--莫奈当年的创作梦想今天所有人都能在巴黎橘园博物馆Museedel’Orangerie里得到实现。绝不夸张的说,这是莫奈送给全人类一件最美丽的礼物。
《睡莲》是莫奈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他在自己的寓所建造了一个大花园,并在大花园中设置了一个大画室。花园中的莲池竟然成了莫奈艺术追求的最高寄托,他以极度的热情绘制着“睡莲”组画,睡莲组画印证了莫奈顽强的生命力度。
莫奈的《睡莲》组画挑战了人的视觉经验,他每幅作品运用的色彩和笔法都不尽相同,因而可以说每一幅《睡莲》都有独特的生命。如果说那一池的浓绿还属于“有法可依”的话,而那些飘浮在蓝绿色之上的鲜艳的黄色、紫色、红色就绝对是超验的结晶。
莫奈作品在国人中知晓度最高的要算《睡莲》系列。莫奈一生画的睡莲作品有一百多幅,很多都属于组画,所谓“组画”,就是画家在同一位置上,面对同一物象,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画作。区分它们的,仅仅只是大师对光与色的瞬间捕捉。这大概是莫奈晚年作品中的一个特色。《睡莲》系列作品,从到年,莫奈总共画过幅。
《睡莲》开始创作时莫奈已经74岁高龄,持续1年直到莫奈86岁去世为止。这是一部宏伟史诗,是莫奈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第九交响乐”。莫奈在《睡莲》的画中竭尽全力描绘水的一切魅力。水照见了世界上一切可能有的色彩。水在莫奈的笔下,完全成为世上所能有的色彩绘出的最奇妙和富丽堂皇的织锦缎。马奈称他是“水的拉斐尔”。《睡莲》是莫奈晚年的作品,以令人叫绝的技法,在垂直的平面上描绘出波光粼粼的水面向远处延伸的视觉效果。在大师的笔下,睡莲的叶子是纯绿色的,而花朵却像暗红的火焰。看似随意的彩色线条笔触柔美,似乎让水流动起来,又像是捉住了一瞬间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参观者站在画旁,就如同伫立在池塘旁边,竟能领略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莲花别样红”的唐诗意境。
在莫奈的《睡莲》中,与其说他是用色彩表现大自然的水中睡莲,不如说他是用水中睡莲表现大自然的色彩。评论家瓦多伊的评价是:“他早期的那些画没有一幅能与这些难以置信的水上风景相提并论的,因为这些画把握了春天,把它留在人间。画面的水呈浅蓝色,有时像金的溶液,在那变化莫测的绿色水面上,反映着天空和池塘岸边以及在这些倒影上盛开着清淡明亮的睡莲。在这些画里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美,它兼备了造型和理想,使他的画更接近音乐和诗歌。”
年,莫奈在朋友的资助下搬进了塞纳河畔的一栋农屋和庭院,他逐步把存粮的仓库改建为画室,把庭院变成了大花园。莫奈热爱大自然,广袤的田野、潺潺的流水、变化无穷的天空,这些都是他绘画的对象。庭院池中的睡莲,红的、白的、紫的,静静地躺在绿色的大“床”上,展示着它们的美丽。不管刮风下雨、阴雨绵绵,还是阳光灿烂、微风习习;无论是白天还是傍晚,莫奈总是坐在池塘边,观察自然,感受光线,用画笔记录下来。他以花园中的睡莲、百子莲、垂柳与日本桥为对象,画出了一系列为世人所景仰的传奇之作。他的这些画经常是无题的,他说:“重要的不是主题,而是画家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作为印象派的创始者与最高成就者莫奈一生都在追逐自然界的光与影。很少有人像莫奈一样针对同主题专门描绘不同季节、不同光线和天气状态下的色彩变化。而他重要的系列名作如稻草堆、白杨、教堂和花园,都是到吉维尼之后0年内完成的,其中包括集印象派之大成的《睡莲》。这些作品不仅成为法国艺术的瑰宝,更成为世界艺术的珍品。睡莲池塘是莫奈将他对东方艺术的体验转换到了花园营造上,日本桥、竹林都是日本园林的元素,但是,莫奈仍然坚持园林设计是来自视觉的需求,池边的花草依然严格按照四季时令和植株高低来种植;而睡莲池畔的植物,则可以透过水面的反射,产生倒影,以营造梦幻的气氛。
折叠青少年莫奈出生于巴黎,在他五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诺曼底的勒阿弗尔(LeHavre)。他的父亲希望他继承家里的杂货店,但莫奈则想成为一个艺术家。
草地上的午餐
15岁的时候,他最初小有名气是因为他的木炭漫画,他为自己作品开出的价格是每幅0法郎。在诺曼底的海滩上,他遇到了艺术家欧仁·布丹(EugeneBoudin),他后来成了莫奈的良师益友并教授他学会画油画。当莫奈来到巴黎卢浮宫,在那里他看到许多画家在模仿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于是,随身携带着颜料和工具的他便坐在一扇窗户旁开始画他所看到的东西。
莫奈在阿尔及利亚当了两年兵(年-年),在他服役七年的合同到期之前,因为伤寒,莫奈的姑妈Lecadre夫人将他从部队解脱出来,让他去完成大学的艺术课程。
婚姻
年,莫奈与东西厄结婚。年,他们搬进了塞纳河(SeineRiver)边阿让特伊(Argenteuil)的一幢房子。8年月17日,他们有了另一个儿子,米夏埃尔(Michael)。9年,莫奈夫人死于肺结核。
AliceHoschede决定帮助莫奈抚养他的两个孩子。他们居住在普瓦西(Poissy),但莫奈不喜欢那里。年4月,他们搬到了上诺曼底大区厄尔省的Giverny。他种植了一个大花园并在那里完成了他余生的绘画创作。莫奈和Hoschede在年结婚。
后期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莫奈开始了系列绘画创作,即在不同的光线和角度连续画同一个物体。他
的第一个系列作品《卢昂大教堂》就是在不同的角度和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来画。5年,从0个不同角度对大教堂所作的画在迪朗德-吕埃尔(Gurand-Ruel)画廊展出。他还画了一个稻草堆系列。
莫奈非常喜欢画受约束的自然---他的花园、他的睡莲、他的水塘和他的小桥。他也画塞纳河岸的上上下下。
年至年间,莫奈在地中海画了许多风景画和海景画。
他的妻子艾丽斯年去世,他的儿子让年去世。
白内障让莫奈在19年接受了两个手术。
他于年1月5日逝世,下葬在Giverny教堂的墓地。
年,莫奈的theParliament和EffectsofSunintheFog在伦敦卖出了超过万美元。
人物简历年-出生于法国巴黎。5岁时搬离巴黎,随家人居住在勒阿弗尔(LeHavre)。
年代-在绘画上受到启蒙,于年回到出生地巴黎正式学习绘画。
年代-在阿尔及利亚服完兵役之后,与相当多的知名画家结为朋友,在法国到处写生绘画。
年代-结婚生子之后,扩大了旅行的范围,也扩大了绘画灵感的来源。年代是他开始印象派推动的重要十年,在这十年中印象派举办了4次联合画展。莫内都有参加。9年是莫内伤心的一年,他的妻子卡米耶去世,留下1岁的次子和1岁的长子。
0年代-莫奈最后一次参加印象派联展是在年,4年之后他开始周游列国,拜访了伦敦,美国等地。
0年代-莫奈开始专注而且持续的以睡莲主题创作,
年代-莫奈的视力开始出现问题,但他仍继续绘画,而且还在画睡莲,越画越大。
年代-莫奈遭受第二任妻子在年去世,年长子去世的打击,视力也急速恶化。讽刺的是,莫奈到此时才算是成功画家,作品开始受到国家收藏,并有钱建了大型画室。他开始画大型的睡莲壁画。
年代-莫奈的晚年仍持续创作,这个时期他的重心放在罗浮宫即将展出他的睡莲作品,尽管视力越来越差,已经接近失明,他还是画到年1月5日去世为止。
家庭背景父亲库路多·阿多洛夫·莫奈是一位商人,在法国北部港口阿弗尔与他的姐夫合伙经营着一家仪器店。莫奈
5岁时来到父亲的身边。在当地就学后,他将学校视同牢狱,在悬崖和海边嬉戏的时光多于听课,故此学习成绩不佳,在班上总是排在倒数几名的位置上,这个孩子唯一的爱好是绘画,他常常在笔记本上作素描,以老师和同学为对象画漫画,日积月累,倒也掌握了一些绘画技巧。不过,父母对此不赞成。小莫奈乐此不疲,加上与生俱来的秉赋,几年过后,他的漫画居然开始在文具里展出并且出售。
他没有按照画家的常路走,而是以画漫画起家,在画漫画方面有了一些名声,并受到欧·布丹(EugèneBoudin,-8)的注意。布丹曾对莫奈说当场画下的任何东西,总是有一种以后在画室里所不可能取得的力量、真实感和笔法的生动性。莫奈在他今后的绘画生涯中也是按布丹说的话去做的,因为在他的内心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莫奈自画像代表作品印象·日出Impression,Sunrise
鲁昂的圣母院系列RouenNotre-Dame
睡莲系列Waterlilies(Nymphéas法文名字)
生平简介
莫奈是印象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印象主义大师中最有影响的一位。在有代表性的印象派画家中,唯有莫奈以其86岁的漫长人生始终如一的将创作热情倾注在印象派技法上。其他的印象派画家,都是短期的探索者。像虽然没有参加过印象派八次画展却被视为印象派的领袖和奠基人的画家马奈:而擅长于画人物的雷诺阿在他的艺术人生中,前期和后期是从事印象派探索时期,中间十几年的时间里,则将热情转向了古典主义。
4-6年间,巴黎举办了八次印象派画展,毕沙罗参加了每一次画展,他曾说:我的一生与印象主义的是完全符合的。而莫奈第五、六次和最后一次均未参加展出。由于在这三次展览中的作品已经有悖于原来的创作手法。为了坚持信仰,莫奈拒绝参加展览以示反抗。这是他始终如一的坚持印象派信条的表现,也是莫奈在印象派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原因。
莫奈常常可以从普通的风景中挖掘其魅力。他观察景物细致入微,对光线的变化十分敏锐。他可以就同一处场景画出十几幅作品。如《草垛》《睡莲》等。而这仅仅是为了表现同一场景的不同天气、光线下的不同表象,这是其他画家很难做到的。
莫奈像个隐士,有时有很强的孤独感。这一方面由于他的性格使然,他生性沉默寡言,喜爱思索:另一方面,因为他是印象派中的先行者,当他不得不单枪匹马奋力前行的时候,自然有一种寂寞寥落的感觉
莫奈部分作品赏析
更多莫奈作品请访问上品美舍装家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guoqiangq.com/sglbdl/6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