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一天,克劳德·莫奈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的勒阿弗尔港用画笔描绘晨雾笼罩的场景——《日出》,从此打开了印象派的大门。
五年后,同样是在勒阿弗尔,一位名叫劳尔·杜飞的孩子呱呱落地。
或许是受到艺术之城的熏陶,杜飞在18岁之后毅然决定要学习绘画,但那时绝没有人能想到他会成为世人口中的「色彩诗人」。
??劳尔·杜飞
年6月4日
出生于法国
年6月4日,杜飞出生在勒阿弗尔老城,他的父亲是一名会计,所以杜飞刚满14岁时就被父亲逼着辍学当会计。
在这样枯燥的算账生活中,杜飞爱上了绘画,于是在自己过完18岁生日后,便背着父亲报名上了美术夜校,跟随安格尔的关门弟子查尔斯·鲁利尔教授学画肖像。
就这样,杜飞开始了自己的绘画生涯。
刚开始练习绘画,杜飞是完全模仿印象派的技法,尤其钟情于学习马奈用深色系增强画面张力的技巧。
??《俯瞰勒阿弗尔》
劳尔·杜飞
年
他在年创作的第一幅印象派作品《俯瞰勒阿弗尔》就运用了这样的技法,用混沌天空和裸露坡地把城市挤压到画面中央形成一长条,给人一种窒息感。
年,服完兵役的杜飞得到了一笔每月两百法郎的奖学金,报名进入巴黎美术学院学习。
他在校学习了四年,也研究了四年各个艺术流派的绘画作品,但他并没有照搬照抄,而是吸收学习了各个流派的可取之处。
??《七月十四日的街道》
劳尔·杜飞
年
年,杜飞以7月14日法国国庆为灵感创作了一系列重要的作品,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七月十四日的街道》。
在这幅画里,他把旗子的色块当成了画面重要的构成要素。
一面面由红、白、蓝的条块所组成的法国三色旗,既加强了街景的华美与节庆气氛,同时又在画面上产生抽象的几何图案意味。
这些旗子被杜飞夸大了好几倍,反观画中的人物形象则看上去非常的矮小,与旗子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画面的左下角,这些旗子似乎是透明的,隐约可以看到两个人物被映透出来。
这一细节给整个画面注入了鲜明透亮的色彩和喜庆的节日气氛,重现了当天的热闹非凡的景象。
??《地中海》
劳尔·杜飞
年
事实上,从年起杜飞就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绘画形式,他在分别尝试了印象派、表现派和野兽派之后,又开始学习当时比较流行的立体派技法。
在集百家之长后,杜飞逐渐形成「细密、繁复、艳丽的诗意风格」,并在年以宏观视角绘制了画作《地中海》,正式确立了杜飞的「梦幻风格」。
??《勒阿弗尔航海庆典》
劳尔·杜飞
年
这是一种脱胎于野兽派和表现主义的现代装饰画法,既可用来画肖像,还适用于画风景,当然,更能用来表达杜飞「俯瞰世间万物而产生的抽离感」。
从此之后,杜飞从不受任何形式的绘画理论约束,积极尝试自己喜欢的风格,开始用缤纷艳丽的色彩描画超现实的世界,他也因此而得名「色彩诗人」。
《巴黎》劳尔·杜飞《从巴黎到圣安德鲁斯海边》劳尔·杜飞
《尼斯赌场》劳尔·杜飞《诺曼底风光》劳尔·杜飞《英国皇家马场》劳尔·杜飞《野兔》劳尔·杜飞《翠松园》劳尔·杜飞
《翠松园》这幅画是劳尔·杜飞所创作的最后一幅画,他在年3月20日画完这幅画后感觉心脏不适,三天后便去世了,留给后人无数精彩的画作。??
请移步左下角「阅读原文」收听
《跨越时空的艺术碰撞》无删减无广告版
33期「史前时代-巴洛克艺术」
32期「洛可可艺术-波普艺术」
本期图文编辑丨小强
点击图片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guoqiangq.com/sglbmj/6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