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曾爱过悲怆而激昂的《克罗地亚狂想曲》,那丰满的节奏和疾风骤雨般的鼓点,寓意着生命的花火的灿烂与短暂,就如同历经了无数苦难与战争的克罗地亚,在阴暗和鲜血的另一面,是光辉与明亮和废墟上的艳阳高照。克罗地亚的首都萨格勒布Zagreb就是这样一个光明灿烂的地方,作为克罗地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她并非像大都市一般充斥着现代气息。相反,它是充满文艺与生活气息,慢节奏的生活步调、悠久的咖啡馆文化、众多的博物馆与画廊构成了它独有的气质,是个名副其实的“灵感之城”。
萨格勒布始建于11世纪,和许多中世纪古城一样,萨格勒布的城区也分为三块——继承了最古老历史记忆的老城、工业革命后兴起的新区,以及二战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市区。建筑的样式承载了城市发展的脉络,但却无法将每个区的界限划分得泾渭分明,游走在萨格勒布的各个角落,到处都是城市独特的文艺气质印记。
作为中世纪欧洲较“年轻”的老城,萨格勒布的老城多了一丝俏皮。老城又被称为“上城区”,可以步行,也可以选择从新区(下城区)乘坐世界上最“短”的缆车到达,据说来回不超过1分钟。距缆车站数步之遥的洛斯卡克塔LotrscakTower,登顶可以俯瞰整个城区,远处青翠的山峦掩映着橙红色的屋顶和高耸的塔尖,景色格外清新悦目。
你绝对想不到,矗立着色彩绚丽圣马可教堂的广场,曾经是执行死刑的地方。如今这一块古老的广场十分开阔宁静,十分适合漫步。广场一角,不对外开放圣马可教堂的屋顶镶满彩砖,马赛克拼图排列出分别代表克罗地亚和萨格布勒的徽章,让这张城市的名片看上去像个玩具积木。在教堂的大门上包括圣马可在内有15个雕塑,极其精美,给这座小巧玲珑的教堂增添了了份低调的华丽。
另外一座不可错过的教堂是圣母玛利亚升天大教堂,这个大教堂高达米,是整个克罗地亚最高的建筑。两个一模一样的螺旋形塔楼令人肃然起敬,但在二战中有一边的塔尖受损,至今仍在修复。高耸入云的塔尖仿佛要刺穿城市的天际,出尘的气质却和萨格勒布莫名融洽,让人不由得感叹中世纪克罗地亚高超的建筑水平。
虽然如今的老城十分宁静,但几百年前,这里还是两个互不相容的教区——东边的卡普托尔和西边的格拉代茨的争夺之地。这对老冤家直到年才握手言和,合并成了萨格勒布的老城区,而双方的边界梅德维斯察克小溪便成为了老城的中轴线。传说那时的争斗激烈到整条小溪,都被战士们的血染红,其后在溪水上建造的特卡尔契奇街Tkal?i?eva就有了“血街”的别称。
虽然有个如此血腥的外号,但如今特卡尔契奇街流动的却是文艺的“血脉”,过去的临河的老房子被刷上了五颜六色的涂料,许多还保留着望河的露台,一眼望过去像是从画中走出的一样。同时,这里还是欧洲最大露天咖啡馆聚集处,拥有独一无二的街头咖啡文化。有人甚至说,在这喝咖啡已经被上升到了“宗教仪式”般的高度,无论你爱不爱喝咖啡,都应该在萨格勒布几千家咖啡馆中找一家自己的最爱,坐下来,慢慢啜饮一杯带阳光味儿的咖啡,享受这条色彩斑斓的街道。
另一处值得信步漫游的地方是多拉茨市场,这里是萨格勒布的菜篮子,也被称为“萨格勒布之胃”,虽然已经有将近年的历史,但多拉茨市场仍整洁有序、井井有条,这里不仅能买到蔬菜瓜果,还能挑选到本地蜂蜜和手工艺品。红色的阳伞是这里的招牌,在阳光下像一排排高举着的盾牌,十分壮观;行走其中的人却是另一道风景,他们脚步轻慢、有说有笑,仿佛不是来买菜,而是来散心。
除了多拉茨市场外,在萨格勒布还能找到许多其他定期举办的集市,给朴素的日子带来灵感的小闪光。例如每周六的阁楼小市场LittleMarketintheAttic。这个市场在一栋阁楼里举办,聚集了许多小商品摊贩,从有机柑橘和鼠尾草蜂蜜,从大麻油到和鹰嘴豆酱,还有手工制作的天然化妆品,简直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萨格勒布虽然古老,但她的文艺气质却深入骨髓,小巧精致又别具匠心的博物馆、画廊就是最好的体现。著名的“失恋博物馆”是一栋在老城的白色建筑,仿佛承载了世间所有情侣失意的悲叹,藏品是每一段以失恋而告终的爱情信物,背后的每个故事都令人唏嘘不已。例如一把熨斗旁写着:“我曾用这把熨斗熨我的婚纱,但现在除了它什么都没留下。”尽管展品是情侣们分手后的遗存,但它们却留下了某段生命的印迹,或许我们可以称它为“爱情博物馆”更合适。
另外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拙稚艺术博物馆,就位于失恋博物馆的斜对面。馆如其名,收藏的是克罗地亚本土的纯真艺术流派画作和艺术品。和名师大作不同,这些作品的作者大多是贩夫走卒,可作品却充满了天真、自然、想象力与生活气息,每一幅都似乎是随意的描绘,却透露出纯真的童心,仿佛一汪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灵。
萨格勒布对待亡者的态度,也值得尊敬。位于城西郊区的美乐高墓地,被称为欧洲最美的墓地之一,周围环绕着庄严的拱廊,乍一看像是与外界隔绝的城堡。这座有着恢弘建筑和林荫道的墓园,如同欧洲许多美丽的墓园,不会给人带来不安和恐惧,行走期间,能感受到的是静谧的美丽与生命的灿烂。无论是天主教、东正教、穆斯林、犹太教、无神论者……都可以在此处拥有一席之地。
如果上城是古老中透露出安逸的话,那么下城就是热闹中不失惬意,行走其中,总能被萨格勒布独特的文艺气质所感染。例如在街头,你总能发现一两家卖领带的店——原来领带就是起源于克罗地亚,传说17世纪的克罗地亚骑兵出征前,他们的爱人会将一条鲜艳的“领带”赠送给他们,不仅寓意着好运,还能够用于紧急包扎。克罗地亚骑兵增援法国时,这条“领带”被“太阳王”路易十四大加赞赏并传遍了欧洲。克罗地亚的英文名称Croatia也有领带的意思,至今克罗地亚仍在在传统军装中保留了鲜红的“领带”。
萨格勒布大学对面的铁托广场是新老城区的分界线,也是新城最热闹的地方,在那座和布达佩斯歌剧院如出一辙的、辉煌的克罗地亚国家剧院门前,能找到由克罗地亚最著名的雕塑家伊万?梅斯特罗维奇创作于年的作品《生命之泉》(Zdenac?ivota),如果仔细端详,不难在那一团纠缠的躯体中分辨出喜悦、愤怒、同情、悲伤等人生百态。
你很容易在萨格勒布的街头偶遇奇迹——年轻的艺术家对于艺术的执着使得萨格勒布拥有了充满创造力的艺术氛围,壁画、涂鸦、街头艺术,大量的艺术创作赋予了这个古老城市更多的色彩与想象空间,也让它再次焕发新生,漫步城市,处处充满惊喜。
从涂鸦中我们察觉到这座城市似乎很偏爱蓝色——没错,蓝色是萨格勒布的标志色,除了城市的市徽、市足球队的队服都是蓝色的以外,最别致的还是存在了多年的有轨电车,带着那一抹惊艳的蓝色,穿梭于城市之间,吸引了无数人为它驻足。
无论是街头偶遇的惊喜,还是静待了几个世纪的壮丽古迹,萨格勒布不会让任何一个远方的客人失望。这个城市就是这样,虽然不及亚得里亚海岸沿线绵延散落的岛屿那样绚烂,但却独有着一份令人惊喜的魅力——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深邃,还有现代艺术的馨香,厌恶了战争与离散的人们,在这里安稳地生活着,却给来客们贡献了一个又一个闪光的灵感,让最终会结束的旅途,多了份意味深远的回响。
近/期/热/门
更·多·精·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guoqiangq.com/sglbwh/6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