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格勒布  >> 萨格勒布文化 >> 正文 >> 正文

四十坐船游览塞纳河

来源:萨格勒布 时间:2020/8/21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 http://m.39.net/pf/a_4709994.html

在游览塞纳河之前,先把塞纳河的情况大概介绍一下。

塞纳河是法国第二大河流,发源于法国东部朗格勒高原的第戎市西北大约30公里处,河流向西北流,经巴黎,最后在勒阿弗尔附近注入英吉利海峡的塞纳湾。河流全长公里,流域面积7.86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立方米/秒,径流量约亿立方米。

这是塞纳河在法国的总体流向图。

这是塞纳河在巴黎附近的流程路线图。

塞纳河流经的巴黎盆地是法国最富饶的农业区。巴黎就是在塞纳河城岛及其两岸逐步发展起来的。塞纳河对巴黎的形成、发展、水运、工业、生活,乃至景色都起着特殊的作用。塞纳河自巴黎以下,曲折西流公里,注入英吉利海峡,河道宽多米,水深达3米以上,流量稳定,全程通航,终年畅通无阻。一般轮船和拖船都有可以上溯到巴黎,使巴黎成为仅次于马赛和勒阿费尔的法国第三大港。

塞纳河流域水网密布,支流众多,其主要支流有奥布河、阿尔杜松河、奥尔万河、约讷河、卢万河、埃松河、奥尔日河、马恩河、瓦兹河、埃普特河、厄尔河、昂代勒河以及里勒河等。塞纳河上架着的桥,据说共有36座,每座桥的造型都有特点,而其中最壮观最金碧辉煌的是亚历山大三世桥了。

红色线条就是游船在巴黎市区塞纳河上的游览路线,游船的起点和终点不在同一个地方。坐船游览的时间是1个多小时,经过的每座桥我都应该拍下来的,最后将地图、卫星图和游览示意图三者结合起来一一对照后,才将每座桥的名称完整地标注出来。这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

这是我们游船一层的露天座位。也可以坐在那里,但我觉得视线低了一些。眼前的不锈钢栏杆就是上二层甲板的楼梯。

游船刚开始出发,我就站起来开始拍摄。谁知我这一举动引起了后面座位上的人的普遍不满,发出了阵阵嘘声,认为挡住了他们的视线。于是我就灵机一动,干脆站到这楼梯中段,既不妨碍后面的人,也比一层甲板高许多。实践证明,我的这一决策还是伟光正的,后来有好几位喜欢拍照的人都站在我附近。只是苦了自己,硬站了1个多小时。

眼前的桥是“荣军院桥”,据说在横跨塞纳河的所有桥中,这桥最矮。

桥的右边是荣军院。荣军院之前介绍过了,相当于残疾军人养老院,现在也是军事方面的博物馆,拿破仑的墓也在这里,是个值得参观的地方。在网上找到2张荣军院的俯视图照片。

桥墩上的雕像。

前面就是数次提到过的,塞纳河上最美丽的桥——亚历山大三世桥,最大特征就是桥的两边有4座高高的石柱,石柱上的雕像金碧辉煌。

大桥正中上方的雕塑。

回看亚历山大三世桥。右边圆顶建筑是“巴黎大皇宫”。巴黎皇宫和埃菲尔铁塔一样,都是为了举办年世界博览会所兴建的。世博会后其他建筑拆除,唯独留下巴黎大皇宫和埃菲尔铁塔这两座建筑作为法国及巴黎市的象征,距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现在是一个公共展览厅。

眼前这座桥是“协和桥”。桥的左边是协和广场,右边是波旁宫。据说这桥的交通量在市区是最大的,从右边到左边的香榭丽舍大街去,从这桥走最方便。我们的大巴车上午经过此处时,被堵了好长时间。

这是我们游船的驾驶员,他的驾驶室有点阻碍我的视线。

这是“利奥波德·赛达·桑格尔行人桥”,说是这桥的栏杆上挂满了“连心锁”,可惜我当时注意不到这个细节。可以看见在我们这船的船头上也有几人站在那里拍照,应该说那个位置是最适合的。可我要是长时间站在那里的话,旁边座位上的人免不了又会有意见。

这是河右边的“奥赛博物馆”,早年的火车站,之前介绍过了。游船的驾驶舱在船的中间,两侧都有楼梯通向二层甲板。我站的位置是左边的楼梯,可以看见右边的楼梯上也有人站在那里拍照。

眼前这桥名“皇家桥”,是巴黎历史最悠久的三桥之一,说是修复过好多次了,造型非常普通。

眼前这桥是“卡鲁塞尔桥”,桥的左侧就是卢浮宫。我们上午来时的大巴车其实就可以停在这桥的附近,方便于我们直接进入卢浮宫。桥左边的建筑就是卢浮宫的宫殿。桥的两端都有一个小黑洞,那是便于沿河边行走的行人从桥下经过。

这座结构非常简单的桥为“艺术桥”,整个桥身细细的,有点弱不禁风的味道。不用说,肯定是一座步行桥。

桥右边的这座圆顶建筑,地图上标注是“马扎然图书馆”,但有人说是“法兰西学会”。上百度查了一下,是法兰西学会或法兰西学院,法国的最高学术殿堂。没找到理想的图片。

法兰西学院成立于年,是法国独具一格、世界闻名、群英荟萃、举足轻重的学术机构。下设五个学术院:法兰西学术院;法兰西文学院;法兰西科学院;法兰西美术院,;法兰西人文科学院。法兰西学院的职责是:1、根据多学科的原则,完善艺术与科学;2、作为受委托者管理数以千计的捐献和遗赠,并以此能力来完成第一项任务。

法兰西学院迄今为止共有3位华人院士。1、著名法籍华裔画家朱德群于年被选入法兰西学院艺术学院;2、经朱德群推荐,吴冠中于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3、华裔学者程抱一于2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游船过了艺术桥以后,塞纳河的中间出现了一座岛,名为“西岱(提)岛”。闻名于世的“巴黎圣母院”就建在这岛上。游船驶过西岱岛后就开始返回,红色线条就是游船的路线。可不要小看了这小小的河中岛屿,公元前50年,巴黎斯人在此栖息,始称“巴黎”。历经0多年的风风雨雨,使西岱岛成为法国政治、宗教和艺术的中心,被称为巴黎的摇篮,也可称为巴黎的心脏。现在岛还有“法国公路原点”的标志。

西岱岛的前端是尖尖的,不远处一座长长的桥梁横跨2条河道,这桥叫“新桥”。这“新桥”和刚才提到的“皇家桥”一样,也是塞纳河上最古老的三桥之一。新桥年代最久且最为有名,建于年。有网友评论说,在这里绝不可以“望文生义”,因为新桥恰恰是塞纳河上37座桥中最古老的一座桥。之所以叫“新”桥是因它的建筑风格而言,它被认为是巴黎第一座突出桥梁作为跨越和沟通功能的建筑,还原了桥的原本意义。

此时的河面比较开阔,蔚蓝的天空下飘浮着低低的、大片的朵朵白云。美景当前,令人心旷神怡。这次欧洲之行,没有一天受到下雨的影响,偶尔遇到的一次也是在旅途中。看来是要感谢上帝的。

岛的最前端有游客坐在地上欣赏风景。左边远处的楼房好像是一些商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不是古老的建筑。

新桥的桥墩上方还有一个个突出的半圆形像阳台似的造型做为桥的装饰。在卫星图上看到,就在这桥左边的岛上还有一座亨利四世的青铜雕像,就是现在被左边的大树所遮挡的地方,可惜当时没有注意到。唉,还是缺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啊!

即将穿过新桥的桥洞。桥拱的上方有许多人物头部的造型装饰,表情各不相同,非常有趣。

游船从新桥的桥洞中穿过,这可是有纪念意义的。

眼前这座桥叫“圣米歇尔桥”,是因为右边的附近有座“圣米歇尔教堂”而命名。附近的街道也因此命名为“圣米歇尔大道”和“广场”。左边岛上的建筑是“巴黎古监狱”。资料上介绍说在10—14世纪时是法国的皇宫,后来改成了监狱。有点奇怪的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的居住地难道和关押犯罪分子的场所有相通之处?这建筑的功能还可以任意转换?

找到1张古监狱内部的照片。

西岱岛的堤岸上,年轻人席地而坐,应该是大学生吧。顺便提一句,巴黎塞纳河两岸的河堤都是经过专业维修的,说现在已经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在地图上没有这座桥的名称。有网友的博客上说这是“小桥”,又名“佩蒂特桥”,桥面上应该是双层的观光汽车。那2个并列的塔就是世界闻名的“巴黎圣母院”的钟楼。在我们的行程单中有游览圣母院(外观)的安排,实际上却是没有。

巴黎圣母院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估计在我国也是家喻户晓,我就简单摘抄一点资料吧。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于塞纳河畔、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年全部建成,历时多年,正面双塔高约69米,后塔尖约90米,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是古老巴黎的象征。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年4月15日晚18时50分许,巴黎圣母院塔楼起火,1小时后火情迅速蔓延。16日上午大火扑灭,火灾持续14小时。5月10日,法国国民议会开始审议巴黎圣母院重建法案,各界承诺为重建巴黎圣母院捐款的金额已近10亿欧元。8月6日,巴黎圣母院屋顶设计大赛(非官方赛事),我国旅美建筑师提出的“巴黎心跳”方案获得冠军。11月6日,中法双方在北京签署合作文件,就巴黎圣母院修复开展合作,我国专家将参与巴黎圣母院修复工作。

由于没有到巴黎圣母院现场参观,只能在网上找几张有关的照片来补充了。网上此类照片可谓是成千上万,但真正符合要求的却是极少。一是像素要高,二是要清晰,三是要有欣赏价值。仅仅找几张照片就花了近2小时。

这是夜晚的巴黎圣母院。

这是巴黎圣母院的正面照。本想找张左右对称的,偏偏就没有。

这是大门上方的装饰,极其精致,极其奢华。

这是教堂内景。我觉得拍摄这类宏大建筑的照片,中规中矩的正面照是最适合的。

巴黎圣母院内的宗教活动现场。

教堂内的灯光装饰,美轮美奂。

这桥名叫“双桥”,是一座步行桥。“双桥”和刚才的“小桥”是这些桥中最短的2座桥。资料上说这是步行桥,可照片上明明有小汽车停在那里。

看到船头上的游客纷纷举起手机对准左边,就知道一定是有原因的。

原来是游船已经驶到巴黎圣母院的侧面了。大树的上方原本是近百米高的尖塔,现在没有了。那些密密麻麻的脚手架其实在火灾以前就已经搭建在那里了,因为当时的巴黎圣母院已处于维修状态。当时好像还怀疑火灾的起因与工程维修有关,后来大概也就不了了之了。

游船渐渐驶过巴黎圣母院。

在网上又找到几张巴黎圣母院的照片。这张和我上一张处在差不多的角度,但这张不是在船上、而是在河边拍的,高度上误差不小。相当美啊!

这是去年失火时的现场场景。

这是卫星图,有助于各位从整体上认识巴黎圣母院。西方教堂的建筑格局基本是1个十字架的形式,在火灾中倒塌了的近百米高的尖塔,原来就建在十字架屋顶的最中央。

又找到2张圣母院的鸟瞰图,应该是用无人机拍摄的吧?更可以看出这建筑的宏伟、精致和奢华。

回看那失去尖塔的巴黎圣母院。

在网上找到的这个角度的圣母院照片,没有尖塔,一定是去年4月份以后拍的,拍得很漂亮。

现在经过的桥叫“大主教桥”。这桥和之前的“艺术桥”有点相似,桥身都是细细的。游船刚开始航行时每经过一座桥,船上的游客和桥上的游客都会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欢呼声,一开始我还有点莫名其妙,后来才领会到,这就叫“浪漫”!

在前面标出的游船游览路线的地图可以看到,塞纳河在市区的这一段有2座并列的岛,一是有巴黎圣母院的西岱岛,二是“圣路易斯岛”。这是连接2座岛之间的桥,也叫“圣路易斯桥”。

眼前这桥名“托内尔桥”。右边桥头有一高耸的雕像,说是巴黎的一个保护神,居然还是个女神。

这张在网上找到的照片,应该就是站在托内尔桥上拍摄的巴黎圣母院。

刚才在游船码头上和我们一起等候的那群中学生,此时在相互拍照。这女生的发型,打理一下要花不少时间吧?看着他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笑脸,不由地想起了当年和他们差不多年龄的我们,想起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想起诗人白桦的诗——我也有过/你们这样的青春/那时的我/就像现在的你们……/我也有过/你们这样的青春/那时的我/却不像现在的你们……

眼前这桥在地图上没有查到名称,有网友说是“苏利桥”。这桥和西岱岛上的“新桥”一样,都是横跨岛屿连接塞纳河两岸的桥。

我们的游船从左边的苏利桥穿过来之后,就开始调头向左拐弯驶向右边的苏利桥,游览塞纳河的行程就算下来一半了。

船头已经调过来了。

傍晚的教堂,色彩绚丽。这应该是最漂亮的巴黎圣母院全景了吧?大概是站在“大主教桥”上拍摄的。不知道这教堂的修复工程哪年才能结束,我们还能再次一睹其风采吗?

圣路易斯岛的顶端,也有游客在此随意休息。

即将穿过苏利桥。

这座桥叫“玛利桥”,是以造桥的工程师的名字来命名的。塞纳河上共有3座最古老的桥,分别是“新桥”、“皇家桥”和“玛利桥”。这桥是在圣路易斯岛的北面,从卫星图上看,和南面的“托内尔桥”处于一条直线上。

从玛利桥下穿过。远处的桥叫“圣路易·菲利普桥”,其特征是桥墩上有2个圆洞。也是圣路易斯岛上的最后一座桥。

这是西岱岛上的“阿尔科勒桥”,没拍全。

这是“圣母桥”,和南边的“小桥”处于一条交通线上。左边有穹顶的建筑据说是巴黎法院。

这是“交易桥”,又称“兑换桥”,和岛南边的“圣米歇尔桥”相通。桥墩上有“N”的造型,说这是拿破仑三世皇家的标志。

河左边的建筑都是巴黎古监狱。

又见“新桥”了。这桥在岛的南边是5孔,北边是7孔。

从新桥下穿过后回看新桥。刚刚后悔初到新桥时没有看到的“亨利四世骑马雕像”,现在就出现在画面的最右边。照片中还出现了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游船。

在上一集中的“游船指南”四折页中,显示出大型游船的造型就有11种之多,有些游船上还提供中餐和晚餐服务。中餐航行时间是1小时45分钟,晚餐分两种,分别是1小时15分钟和2小时15分钟。可惜的是,我最关心的价格问题,宣传页上却没有显示出来。根据我的体会,晚上坐游船观看两岸的建筑灯光,确实是非常惬意的事,但要想拍照片却是很难的。

在网上找到有关中餐和晚餐的菜单,价格是人民币多和多2种。应该能够看清楚的。

又见到细细的“艺术桥”,这桥身的骨架好瘦啊!桥上行人在向我们招手。如果放大了看,桥栏杆上好像是玻璃,上面有好多画画和文字。

又看见“奥赛博物馆”。

又看见“利奥波德·赛达·桑格尔行人桥”。跨度这么大的单孔桥,肯定是不能承重的。

又看见了“波旁宫”。旁边这桥就是“协和桥”,塞纳河上交通量最大的桥。

又看见了塞纳河上最美丽的“亚历山大三世桥”。此时已处于逆光状态,照片不太好拍了。

这是“荣军院桥”。

桥墩上的雕塑。

又看见“德比利行人桥”。这桥和埃菲尔铁塔一样,都是年世博会的产物。“德比利”一词来自于法国以前的一位将军的名字。

靠近埃菲尔铁塔了。

从耶拿桥下穿过。

穿过“比尔哈克姆桥”,到达游船终点。这桥的造型非常奇特,是分成上下两层的,下层供行人步行,上层通行地铁,在照片的左面还能看到列车的身影。这桥现在也算得上是巴黎的地标性建筑,按说我们从这桥下穿过,我不可能不拍照片,可就是没有找到,非常奇怪。

在网上找到2张桥的照片,像素都不高。第1张是桥的夜景,第2张是桥上的行人道,柱子顶上就是地铁的车道。

最后再看一眼埃菲尔铁塔,我们就要和它再见了。

1个多小时的塞纳河游览,大开眼界,感觉还是很有收获的。见识了数10座造型各不相同的桥梁,也见识了塞纳河两岸古老的建筑风光。尽管没有参观到巴黎圣母院的内景,也算是远观了这世界名胜的风采,感受到巴黎这城市的厚重历史。在网上找到一段对塞纳河上众多桥梁的评价,也算是一个总结吧。

塞纳河上,桥的建造风格以及用材各异,它们或者古典、华丽、凝重,或者现代、简约、轻灵。无论是丽日、星光下在桥上漫步,还是顶着雨雪风霜在桥下穿行,都能感受其所折射的一种无与伦比的巴黎风格——古典、优雅与时尚、浪漫。塞纳河上的桥既洋溢着自由自在和从容不迫,又兼具海纳百川和宽容并蓄的广阔胸怀……

照片已近张,主要是想把塞纳河风光做个完整的结束,本集到此结束。

秋个好凉天

希望我的习作给你带来愉悦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guoqiangq.com/sglbwh/6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