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格勒布  >> 萨格勒布地理 >> 正文 >> 正文

日出

来源:萨格勒布 时间:2020/10/12

据央视新闻消息,近日,由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在上海开幕。

特展总共有47件展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奥斯卡-克洛德·莫奈的《日出·印象》真迹,这是该作品创作年来首次亮相中国。展方希望此次特展能够搭建中法文化沟通的桥梁,通过聚焦“日出”这一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愿景。

年,莫奈在故乡勒阿弗尔创作了六幅描绘勒阿弗尔港的作品,分别描绘了不同时间段的勒阿弗尔港口景色,《日出·印象》为其中一幅。画中旭日初升,港口、小船等景物在晨曦中朦胧隐现。画家笔触轻松,写意风格明显,这与欧洲传统风景画迥然不同。

图|《日出·印象》(图源WikimediaCommons)

年,《日出·印象》出现在画展中,一时引起画坛争议,更有评论家根据这幅画的标题,提出“印象派”的称呼。莫奈一生多产,他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真实地从光线和色彩的角度认识和再现对象,着重研究光在物体上造成的丰富色彩效果。而他的一些作品,也出现在纪念币上。比如年纽埃就发行了一枚《印象·日出》纪念银币。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些纪念币上的莫奈作品。

#莫奈作品,币上再现

早在创作《日出·印象》之前,莫奈便热衷于捕捉生活中的光与影。年,他创作了《格雷诺伊尔的沐浴者》。在这幅画中,为了表现真实的光影效果,画家不惜牺牲了许多细节,但水面波光粼粼的动态感,仍然使观者注意到远景中与水面产生联动的沐浴者们。

图|《格雷诺伊尔的沐浴者》(图源英国国家美术馆)

索马里-克洛德·莫奈铜镍纪念币

莫奈热爱自然,也是一位重情之人。年,他创作了《打阳伞的女人》,描绘了妻子与儿子在夏日微风中漫步的情景。画面中,天空晴朗,阳光和煦,莫奈夫人撑伞而立,面纱和白裙随风轻扬,展现出淑女气质。而观者通过画中展现的明亮色彩,也能感受到画家对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图|《打阳伞的女人》(图源WikimediaCommons)

在妻子去世后,莫奈又画了几幅与这幅画类似的作品,但画家只将模特的身形画出,脸却是模糊的。其中一幅是年创作的《打阳伞的女人,面右》,画中呈现蓝粉色调,给人一种梦幻迷离的观感。

图|《打阳伞的女人,面右》(图源WikimediaCommons)

年,莫奈迁居法国北部塞纳河畔的吉维尼小镇。他在镇上建了一座私人花园。花园中有池塘、睡莲和漆成绿色的日式木拱桥,这些景物激发了莫奈的创作灵感。他在此处完成了余生的作品,其中就包括以木拱桥和睡莲为描绘对象的大量重复主题作品。在这些画中,画家对水上、水面及水下的各个景物都做到了细致入微的描绘,并将光影折射在物体上的不同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

年,以木拱桥桥和睡莲池为背景的两幅相同主题的画

(图源WikimediaCommons)

年纽埃发行的克洛德·莫奈纪念银币,就将以上提到的作品在同一枚币上展现出来。

年库克群岛发行的克洛德·莫奈纪念银币,背面图案选用了莫奈绘于年的《睡莲》。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将持续到年1月3日,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前往观展,一饱眼福。

#欣赏日出,诗意生活

太阳每天照常升起,但每一种日出景象,都能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对于日出,中国诗人有很多感慨,更留下许多广为传颂的诗歌。

白居易眼中的日出,美不胜收。“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最美的风景,搭配最美的时刻,令人为之神往。

刘禹锡眼中的日出,是情缘的象征。“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人用“东边日出”隐喻“有晴”,谐音“有情”。用“西边雨”隐喻“无晴”,谐音“无情”,一语双关,相映成趣。

杜甫眼中的日出,多了一丝忧愁。“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霧中。”这说的既是一种景致,却也映射了作者凄凉的境遇。

苏轼眼中的日出,豪情万丈。“白日一照,浮云自开。”跃出地平线的朝阳,一扫阴霾,使人乐观向上。

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日出。当下,秋高气爽,在山上观日出美景,自是一番风味。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一枚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泰山普通纪念币。

纪念币上的太阳就使人联想到“日照云海”的壮丽美景。

十一假期很快就要来临,你将在哪里观日出呢?以往观日出时,你又遇到过哪些有趣的事,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呢?欢迎大家在文末分享。

新闻图文来自央视新闻微博

作者

马天一

编辑

小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guoqiangq.com/sglbdl/6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