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映的《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它使齐白石笔下的青蛙、蝌蚪栩栩如生地活动在银幕上,把观众带进了一个优美抒情的水墨画世界。
“你们能把齐白石的画动起来就更好了。”洪亮的声音回荡在中国美术电影展览会上,说这句话的人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年1月陈毅副总理参观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美术电影展览会”,他希望中国的水墨画能动起来的想法与当时动画界的创作者们不谋而合。于是,制作水墨动画片的试验小组紧锣密鼓地成立了,一项即将震惊世界动画界的创举如火如荼地展开。
一次不圆满的获奖动画界的创作者们想制作水墨动画的念头并不是一时兴起,其中源头还得追溯到年。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获奖,当国人以为中国的动画片终于可以和国外动画片相提并论时,时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的特伟并没有感到高兴。“我不愿模仿!有人认为中国的动画像苏联一样,甚至以为就是苏联画的,我不愿意这样。”
探索民族化道路特伟,原名盛松
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内地动画导演、
编剧、画家。
-06-21当《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这个误认事件出现后,特伟决心一定要制作一部完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片。于是他先后试验了剪纸片、折纸片以及具有京剧脸谱元素的动画片,可这些离他心中真正的中国特色动画片都有一定的偏差。苦思冥想后他想到了中国的国画——水墨画,水和墨调配成不同深浅的墨色在宣纸上点点洇开,而这,只有中国才有!
可制作一部水墨动画在当时绝非易事,早期动画片都是“单线平涂”的制作方法,即轮廓勾线、色彩平涂、颜色不分浓淡,但水墨画讲究意境,墨色的焦、浓、重、淡、清有着丰富的变化,下笔的轻重都只在画家一念之间,没有分明的界限。传统动画先用铅笔绘制,然后描到一种叫赛璐璐的透明胶片上,再用特制的颜色上色,而水墨画则不能简单地沿用这种方法。如何克服这个棘手的问题?这当然还得请老将们出马,由特伟担任艺术指导,《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导演钱家骏作为技术指导,带领着年轻一辈一起解决困难。70多人经过数月的共同努力,水墨动画试验终于成功,并于年7月成片制作完毕,时长为15分钟的首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就这样诞生了。因为涉及特殊的摄影技巧和加工技术,我国至今还将有关技术列为国家机密。
水墨动画片是我国一项重大成就,它把中国美术电影的民族风格推向新的高峰,创造了新的动画制作技术与新的视觉效果,是一种有着浓郁中国风格的动画艺术。它把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搬上了银幕,成功地展现了“活动的水墨画”。
好评如潮年,文学家茅盾看完这部影片写下了一段诗:“白石世所珍,俊逸复清新。荣宝擅复制,往往可乱真。何期影坛彦,创造惊鬼神。名画真能动,潜翔栩如生。柳叶乱飘雨,芙渠发幽香。蝌蚪找妈妈,奔走询问忙。只缘执一体,再三认错娘。莫笑蝌蚪傻,人亦有如此。认识不全面,好心办坏事。莫笑故事诞,此中有哲理。画意与诗情,三美此全具。”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情节简洁而富有情趣,画面优美、明快,在国际影坛上赢得很多赞誉和奖项。法国《世界报》评论这部影片时赞扬到:“中国水墨画,画的景色优美,笔调细致,以及表示忧虑、犹豫和快乐的动作,使这部影片产生了魅力和诗意。
创作里的事有个创作时的小插曲——当时负责画蝌蚪的林文肖认为蝌蚪数量太多,要画那么多的蝌蚪还要注意它的表现、形态、情绪,一张张画会耽误很多时间。于是,她想出了用图章刻头的方法,这样一来减少了每张都画蝌蚪脑袋的重复性工作,只需要把精力放在刻画蝌蚪活蹦乱跳的尾巴上就可以了,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摇头摆尾的小蝌蚪
有飘逸“裙摆”的小金鱼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水墨动画片打破了一般动画片通常采用的单线平涂的线条结构,吸取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方法,人物、动物和景物没有明确的边缘线,而具有水墨画特殊的笔墨韵味和艺术意境。它把中国传统美学观念融入动画创作中,彻底改变了单纯模仿美国、苏联动画创作的模式,在国内掀起进一步探索民族风格的同时,也确立了“中国学派”的国际地位。《小蝌蚪找妈妈》上映到现在将近60个年头,现在看依旧觉得生动,它让全世界以全新的方式认识到了中国的传统艺术。
《小蝌蚪找妈妈》获奖记录年获第14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
年获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
年获第4届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短片特别奖
年获第4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年获第3届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一等奖
年获第4届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国际青少年奖二等奖
-END-
编辑:殷瑛
责编:赵晓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guoqiangq.com/sglbzy/9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