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格勒布  >> 萨格勒布文化 >> 正文 >> 正文

MEmiddot团团分享哪吒登顶

来源:萨格勒布 时间:2021/8/6
白癜风是什么样的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906/7446871.html

《哪吒》票房破17亿海报

今年暑假,一个丑丑的哪吒火了。

图源:《哪吒之魔童降世》官方微博

细节到极点的作画;炫酷的3D效果;探讨亲情、成见这种深度问题的同时穿插各种笑料让人不惊感叹“好一部冰与火之歌!”

截止到年8月3日,《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也突破17亿,成功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微博上如今最火的话也莫过于那句“我的命就是不认命。”

图源:微博用户

《哪吒》的成功并非偶然。当你看到它的导演饺子在知乎上的回答时,你会发现这短短分钟的电影蕴藏着的却是中国动画电影八十多年的智慧和中国动画人一代代继承的韧性与坚持。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已经经历了80年风风雨雨,这八十年里有成功、有失落、有巅峰、有彷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充斥着无数传奇与人杰,而这些故事、这些人以及这些心绪构成了中国动画电影不倒的脊梁。

我们今天尝试去理清中国动画电影史的脉络,用心去感受八十年里无数动画人的前赴后继以及那颗滚烫的初心。

1

萌芽

十年苦读功名未久,万宝葵最终选择回到老家南京做起了绸缎生意。万家子嗣兴旺,但家境一般的他们只活下了四个孩子——万嘉综、万嘉綨、万嘉结和万嘉绅,也就是我们未来所熟知万氏四兄弟。

万氏兄弟,图源:百度百科

现代心理学认为,童年经验累积并建构了艺术家一生体验的意象结构。童年时的万氏兄弟四人就因为“母亲”的手影结缘“动”的艺术,南京黑廊夫子庙里民间艺人表演的走马灯、木人戏、皮影戏也让万氏兄弟一见倾心。

从皮影戏出发,万籁鸣被种下了一颗“动画”的种子。十余年后,兄弟几人相继前往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在城隍庙里看到了“活动西洋镜”和“八角走马灯”,那美轮美奂的“动画”让兄弟几人不禁思考:“我们该如何让画面动起来?”

万氏兄弟给出的回答是中国的纸墨。在上海的狭小亭子间里,他们用在纸张上的画稿来代替一格一格的影片进行试验,二十多页画稿上描绘了不同姿态的马匹并进行连续翻动,而画面运动起来的方法也就蕴含其中,万氏兄弟也因此确定了一生要走的道路。

年,受《从墨水瓶逃出来》的启发,万氏兄弟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轰动整个上海滩。尽管情节简单、质量粗糙,但看动画电影的人依旧是络绎不绝。

大闹画室,图源:微博

《大闹画室》的成功给了万氏兄弟一阵强心剂,他们开始在艺术上进行大胆尝试和突破。年,在故事片《火烧红莲寺》中,万氏兄弟就成功运用动画特技拍摄了空中斗剑等法术镜头,大大丰富了早期故事片的观赏性。

单纯的绘画满足不了万氏兄弟。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遭受侵略者的折磨,这无疑牵动着这几个年轻画家的心。他们参加漫画家的聚会活动,也在夏衍、田汉领导的电通影业公司负责过动画方面的工作。年“八·一三事变”后,万氏兄弟更是奔赴武汉,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先后创作了《同胞速醒》、《抗战标语卡通》等一系列影片,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同胞速醒,图源:微博

中国动画就这样在战火中成长壮大。年美国动画长篇《白雪公主》正式上映引得万人空巷,这让这个拥有四万万人民的国度漫画家们不仅思考: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自己的长篇动画电影呢?

白雪公主,图源:百度

2

发展

年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份,但此时的“孤岛”上海迎来了两个客人:万籁鸣和万古蟾。此次他们到访的目的是成立上海新华联合影业公司的卡通部。彼时美国的卡通片《白雪公主》正在上海放映,国人竞相观看,电影院里人潮涌动。

白雪公主,图源:百度

万氏兄弟对此触动不已,也自此下定决心做中国自己的高质量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走入了他们的视线。万籁鸣当时心中所想非常简单,如果《铁扇公主》能够绘制成功,我们就有机会让全国人民、海外侨胞以及外国人一睹两位“公主”的芳颜。

电影拍摄本身又是一波三折。起初新华公司老板张善琨觉得有利可图才下定决心投资,后来他认为拍动画成本太高,时间太长决定撤资,万籁鸣据理力并且保证绝对不会亏本这才作罢。后来有辗转求得上元银公司盛丕华的支持与投资,《铁扇公主》最终在年底完成并发行。

铁扇公主海报,图源:微博

影片一出世就大获成功,上海的大上海、新光、沪光三家影院同时放映一个多月,盛况空前,票房收入也是超过了当时所有的影片。东方“宝扇”和西方“魔镜”在银幕上的较量、美轮美奂的特效也震惊了世界,万氏兄弟也自此名扬海外,中国也成为美国以外唯一一个能自主生产大型动画影片的国度,无数人也因《铁扇公主》走向了动画创作之路,其中就有“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

“抱着轻视的眼光去看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的人们,看到这部电影如此有趣,如此豪华,惊得目瞪口呆。——手冢治虫”

铁扇公主,图源:微博

《铁扇公主》成功的背后蕴藏着当代无数漫画家的汗水。多人的作画团队、将近两万张画稿、1.8万余尺的毛片、九千七百英尺的成片、一年半的时间无不展示了制作组的辛劳。为了能让影片大获成功,他们还邀请了当年最当红的明星白虹、严月玲、姜明、韩兰根等人为片中人物配音。

《铁扇公主》的成功也引起了日方的注意,为了家人的生命安全,万籁鸣放弃了《昆虫世界》的拍摄计划,国内的动画电影市场也被从美国引进的色情、暴力动画冲击,想制作自己的动画电影更是不可能。万籁鸣也远走香港,中国电影刚达到巅峰就因战争失去了十年。

年之前,中国的动画创作可以说属于个人作坊式的创作,他们用自己的热情、热血撑起了中国动画的发展,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动画艺术的探索。尽管属于个人行为,但他们依旧阐述了一个简单、质朴的道理:只要你用心做动画,观众都是会买账的。

这句话对于80多年后的中国动漫电影市场依旧有效。

3

巅峰

年对于中国动画电影史来说有一点尴尬。

同年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总是黑的?》在威尼斯动画电影节上获奖,但是这部电影却被误认为是苏联动画电影。这让中国动画电影人痛定思痛,开始决定探索真正的民族之路。“探民族形式之路,敲喜剧风格之门”也在那个时候提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也应运而生。

乌鸦为什么总是黑的,图源:微博

《骄傲的将军》和《神笔》打响了“中国动画学派”的第一枪。为了更好的艺术效果,导演以及编剧远赴北京、山东、河北等地大量收集古代绘画、建筑、雕塑等资料;在创作上借鉴了中国的传统戏曲尤其是京剧,临时设计动作也根据演员表演而设计;费时一年多设计而完成的26分钟影片大获成功,这也为“中国动画学派”订下基调:“无论何时,亲力亲为。”

骄傲的将军,图源:豆瓣

“中国动画学派”火了。第一部剪纸影片《猪八戒吃西瓜》、完全将齐白石画作复现于屏幕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充斥着天人合一美学风格的《牧笛》都如雨后春笋般来临。年“中国动画学派”迎来了他们的巅峰:《大闹天宫》。

小蝌蚪找妈妈,图源:微博

牧笛,图源:微博

猪八家吃西瓜,图源:微博

在万籁鸣的带领下,摄影组去天坛和周边庙宇临摹壁画充当背景,专门去戏剧学院蹲点观察戏学武打和提炼人物动作,请“南猴王”郑法祥给大家上课来激发灵感。专门请来美术家张光宇和他的弟弟张正宇设计人物形象和背景,耗时4年画了将近7万张原画终将那幻想世界搬上银幕。

大闹天宫海报,图源:微博

《大闹天宫》的细节可以用近乎苛刻来形容,孙悟空的形象画了三稿,连动作设计也要求极度苛刻,“孙悟空既是个猴子,也是个英雄,你要他耸着肩,端着手,甚至抓抓痒,这就是生活啊。”

大闹天宫,图源:微博

最终《大闹天宫》横空出世,如同当年《铁扇公主》一般再次震惊世界,斩获大奖无数,被美国媒体评价为:“《大闹天宫》是最好的动画片。”

这些电影以及电影背后所代表的的中国美学引起了世界轰动,一时间成为与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学派”比肩的东方动画艺术学派,日本著名画家高畑勋更是坦言“特伟先生的水墨动画片,让我们惊叹不已。可以说,我们那些留白较多的作品正是受到了他的影响。”

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图源:微博

那是中国动画最好的时代,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教研室主任薛燕平的话说:“美影厂不缺时间、不缺档期、不缺播出平台,全世界都没有这么幸福的一群人在做这样的动画片。”

可惜,十年浩劫悄然来临,大量美影厂员工被“打倒教育”,《九色鹿》等大批电影被叫停,属于中国动画的“好时代”过去了。这一次,我们又沉寂了十年之久。

九色鹿,图源:微博

待到拨开云雾的那天,我们发现这世界好像变了模样。

4

彷徨

文革过去之后上美影并非没有再次辉煌。年上美集结15名原画师、27位绘画人员、历经15个月、前往大量地区采景前后画了5万8千张画面赶工出的《哪吒闹海》同样大获成功。壁画动画《九色鹿》、水墨剪纸《鹬蚌相争》、木偶片《西岳奇童》一样有着上美精致的民族风,但这赞誉之中危机已经悄然显现。

哪吒闹海,图源:微博

鹬蚌相争,图源:微博

一是没有故事。“我们的动画电影获奖大多还是因为民族化的美术风格,却并非因为它是电影。”凌纾忆起八十年代去南斯拉夫参加电影节时说道。欧洲的动画电影已经确定了艺术地位,但我们还依然强调教育意义,却忘了电影本身是要有故事的。

哪吒闹海,图源:微博

如果说第一条仍然存在着回旋的余地,那么第二条则彻底宣判了以上美为代表的“中国动画电影的死刑。”

年改革开放了,各色动画、资本、思想都如同潮水般涌进了中国。

日本动画人宫崎骏和高畑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造访上海美术电影厂,他们抱着朝圣的心态前去,最后失望而归,高畑勋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更是直言:“宫崎骏对中国的失望无以复加,我也如此。”

宫崎骏,图源:百度

两位日本的动画先驱本想来中国寻找艺术之道,怎奈上美的领导们拉着他们二位讨论的只是“计件稿酬”到底有没有可行性,这也让宫老爷子大失所望,他觉得,“一旦计件付酬,我们就再也拍不出中国学派的影片了。”

可惜二位动画匠人哪里知晓上美面临的窘境。面临市场化的突然冲击,乌托邦显得是那么无所适从。自年起,外放独资或者中外合资的动画加工片开始进入南方,采用“计件制”的“洋派”在人才争夺上更是不遗余力:一个在上美只能拿两百到三百元工资的员工,在加工厂能拿到七八千甚至上万,甚至还分房子。

如果是你,在面临这样的诱惑时,究竟是走是留?

加工厂的运作方式是“两头在外,中间加工”的模式,意思就是它并不需要你的原创,只需要你能够按照他的要求如同流水线一样生产出产品就可以。曾经有位《哪吒闹海》的员工被重金挖到某公司后花了一个星期画出的作品被客户否决,而在公司学习日本流水线画法的年轻人,最后完成了公司交予的订单。

时间和政策也不再等待美影厂的转型。自中央台开始引入《唐老鸭和米老鼠》之后,各种日本动画片也进入了中国市场,它们成本低廉,有的甚至白送,靠广告费盈利。《变形金刚》免费在中国播放,光靠玩具一年就在中国赚走了50亿人民币。

电视时代的到来让美影厂的“精工出细活”不再适用,他们的小作坊模式不再适用于文化的工业时代,由一个导演负责从分镜头剧本到拍摄完成的全部工作已经不适用于那个时代。根据统计,美影厂在50年的历史中生产的动画片总量不过3万多分钟,即使每天放30分钟也不够一家电视台播放3年。

全面开放的中国向外国动画张开双臂,也宣判了“中国动画流派”的死亡。

谁也不会想到年水墨动画《山水情》竟成“中国学派”的绝唱。

山水情,图源:豆瓣

上美并非没想过抵抗。年的《宝莲灯》表现出了上美的极大野心,可惜“绘画日化”、“节奏断层”等批判给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人们只是希望国产动画电影能够越来越好,却没想到《宝莲灯》竟成为上美的绝唱。自此以后,上美再没有出现过任何一部有影响力的动画电影。

宝莲灯,图源:微博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既然心情无法描绘,未来的中国画师还能再画出属于中国的动画嘛?

5

归来

这十多年里并非没有电影佳作:《魁拔》曾让人们欢欣鼓舞,但它到现在都未收回成本。这里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还是人们对于国产动画电影失去了信心。

魁拔,图源:微博

到底谁才能帮助中国动画电影、中国文化产业找回自己的信心?

正如《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当年的辉煌一样,想要寻求影片突破,还是需要那只猴子。

年7月10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公映。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来源:豆瓣

这部年立项、在宣传期之前一共断断续续只发了十二条微博的不利情况下,《大圣归来》凭借着《从前的我》和宣传片突然发力。在无数的自来水灌输下,最终影片收官票房9.57亿,那个猴子、那根金箍棒成为了那个夏天最热门的词汇。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来源:豆瓣

大圣归来了,“诸神”还会远嘛?

跳票12年的《大鱼海棠》中国风美轮美奂最终票房收官5.64亿;《大护法》凭借其极具深度的故事情节拿到万元的票房,《白蛇·缘起》在几乎没有任何宣发的情况下凭借微博的自来水功力硬生生收获4.50亿票房,然后就到了今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大鱼海棠,图源:微博

白蛇·缘起,图源:微博

大护法,图源:微博

每一个大爆动画背后都有一段讲述心酸和纯粹的故事:《大圣归来》的导演听闻票房大爆惶恐不安;《白蛇·缘起》因为制作特效没钱宣发;《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第一部动画《打,打个大西瓜》全靠啃老完成,为了制作申公豹豹子头特效几乎把画师逼疯……这一切故事的背后依然阐述者那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只要你用心做动画,观众一定会回报你的付出。

6

结语

年的《宝莲灯》一度让我们以为它会是中国动画新的起点,但万万没想到竟然成为绝唱;直到大圣归来、魔童降世,我们才欣喜地发现:中国动漫不仅未死,它还在曾经的沃土上开出了新芽。

新世纪交界之时的一首《Newboy》唱尽了人们对于新世纪的期待。一直到现在我们还记得那句:“以后的路不再会有痛苦,我们的未来该有多酷。”

是啊,见证国漫新时代的的我们未来该有多酷。

仅以此文献给所有为中国动画电影事业奉献终生的人们。

动画群像,图源:微博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我与孙悟空》,万籁鸣

[2]《中国动画电影通史》,鲍济贵

[3]《中国动漫黄金80年》,许婧、汪炀

[4]《“躺赞”的中国动画》,陈廖宇

[5]《大闹天宫都成了回忆,这里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过去发生的事》,《好奇心日报》,李麑

[6]《万氏兄弟动画电影——民间艺术里的“现代光影”启示》,王牧春

[7]《哪吒爆红背后:中国动画70年辛酸往事》,宅总有理

-END-

转载来源:青年东大说

责任编辑:翟义云

太原科大机械团委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guoqiangq.com/sglbwh/9718.html